第06版:地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4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三角城市须双向“破圈”
李治国

从最初的86平方公里到总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建设主体从上海一家变成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今年3月出炉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重新定义了“虹桥”,让这个“上海的虹桥”即将成为“长三角的虹桥”“世界的虹桥”。可以说,这是一次定位升级、开放升级、功能升级。

上海“破圈”携手苏浙皖,已经不是第一次,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有先例。深入思考这两大战略就会发现,无论是建设示范区,还是打造“大虹桥”,对于上海而言,这既是一次大范围、战略性转型升级,也是整座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格局的再造。对整个长三角城市群而言,需要打开“地域边框”,打破“思维边框”,站在“一体化”发展维度的更高起点上谋划自身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要实现双向“破圈”、多边“链接”,把双向开放、双向联动的文章做深做透,就要进一步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让“大虹桥”乃至整个长三角成为配置全球资源要素的新高地,把“大虹桥”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内国际市场的“彩虹桥”。

长三角城市群要实现双向“破圈”、多边“链接”,还需要在聚焦重点、抓住关键、攻坚突破上先行一步,尤其是要抓好先行试点和系统集成,加快政策落地实施,探索形成制度型开放新规则、新路径,让制度创新举措在“大虹桥”释放出更大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

长三角城市群要实现双向“破圈”、多边“链接”,就要从长三角更高水平协同发展的格局来审视发展,强化规划对接,整合资源要素,主动贡献“长板”。在大交通上,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抓手,使长三角城市坐标系更为紧凑、更为高效;在产业上,进一步加强优势互补,以产业分工融合推动区域发展布局重塑优化。

目前,虹桥已是全球货物流、商务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点和中转站。今后,大虹桥枢纽性节点的功能将被打造得更强,长三角城市群也会有更大发展潜力。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上海需要始终面向长三角、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以更开阔的视野加大资源集聚、功能辐射力度,主动搭建平台、构筑通道,服务构建新格局,彰显一座超大中心城市的功能。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