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4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鲜花敬英烈

本报记者 敖 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4月2日上午,春天的北京清风徐徐。缓步走进宛平城中央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沿着青白色台阶上行,便见锻铜打造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前,正分列着抗战老战士、学生、军人等不同群体,“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暨诗书诵唱会”正在这里举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2.5万余件(套),详实记录了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近年来,抗战馆还成为多次纪念抗战胜利、公祭战争死难同胞的重要场所,提起这里,人们总会铭记起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又逢清明时,雄壮的国歌再一次唱响,鲜花再一次环绕独立自由勋章,我们默默低头向英雄致以最深切的怀念。

当耳边传来人们朗诵《延安颂》的铿锵之声: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记者缓步走进抗战馆的大厅,重温那段感天动地的伟大胜利。

走进抗战馆序厅,一座长24米、高6米的巨幅铸铜浮雕《铜墙铁壁》令人震撼。浮雕上雕铸着抗日军民携手直面战火的坚定身影,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形成了寓意深远的主题——“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4年抗战,北起松花江畔,南至珠江潮头,中国人民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使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杨靖宇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信念为抗击日寇献出生命。张自忠战斗到最后一刻,“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前赴后继,壮烈殉国,他们用热血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

顺着展厅《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的主题展览,记者走到了英烈环廊上,看到长长的抗日英烈名录碑。这里一个个金色名字背后是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不朽英魂。站在这面石墙前,记者默念起他们的名字,思绪慢慢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八一宣言》、七七事变、《论持久战》、百团大战、中共七大、芷江受降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穿行。

在他们中间,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正确的抗战路线,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广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说:“从抗战至今,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最能自我革新、自我革命、自我发展。”

如今,抗战馆已经不仅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殿堂,更朝着成为世界和平纪念地的方向努力。建馆以来,这里已经接待海内外观众3700多万人次,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人也必须要从国际视野全面看待这场伟大的抗战。罗存康说:“我们不但要研究中国的抗战,还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他国家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历史当中受到启迪,共同传承和弘扬全世界通过二战形成的追求正义和平的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