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3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峡工程的“绿色名片”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图为三峡工程全景。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 (资料图片)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区的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黄柏河基地的大型控温养殖车间内,一尾尾中华鲟幼鱼在孵化装置里欢快地寻找食物,成长到一定阶段它们就会被放归大自然。

“中华鲟和三峡珍稀植物保护,是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的两张绿色名片。”曾长期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南水北调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志禹表示,三峡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生态环境研究论证,严格落实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09年,世界上第一尾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子二代苗种在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诞生。截至目前,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共计向长江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500余万尾。

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地区特有物种,也是三峡库区蓄水可能灭绝的两种植物之一。在三峡苗圃研究中心,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对其开展繁育研究,已培育幼苗2万余株,并于2017年实现自然繁殖。珍稀植物珙桐、红豆杉等的引种驯化也取得显著成效。

迄今为止,三峡水库已连续开展了11次生态调度试验,通过“人造洪峰”为四大家鱼自然产卵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增殖效果明显。今后,三峡水库将结合来水条件及消落计划,继续择机开展生态调度试验。

“我们所做的,就是为了证明水电开发不是破坏环境,恰恰是为了保护生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曙光说,三峡集团自己培育的珍稀植物已用于葛洲坝防淤堤、三峡右岸84平台和鸡公岭生态修复等工程。同时,通过人工手段使三峡特有植物回归到其原始分布区域,扩充种群数量,达到生态保护目的。

不能否认的是,三峡工程改变了长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原有水流状态,改变了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会对某些种群的生存造成一定影响。“需要不断深化研究,探索采取各种技术和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不利影响,将三峡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