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3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启建设西藏新征程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等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350万西藏各族儿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落实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大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昂首阔步,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新征程。

稳定护航发展

阳春三月,“西藏江南”林芝市烟雨朦胧,桃花绽放。一年一度的林芝桃花节,迎来了八方游客。

“我们参加了西藏八日游,既品读了布达拉宫的文化,又欣赏了高原的自然风光,感受到西藏安定祥和、生机盎然。”河南游客管育才说。

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老党员、66岁的翻身农奴普布次仁回忆往昔岁月,感慨地说:“我们有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要教育后代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

地处祖国边陲的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2013年3月9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2015年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

近年来,西藏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开展网格化管理、干部驻村驻寺,设立便民警务站,不断完善长治久安机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持续和谐的稳定局面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藏62.8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雪域高原投资兴业,全区市场主体达到36.5万户,过去5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535亿元。

经济快速发展推动西藏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2020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156元、14598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7%。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当代研究所所长达瓦次仁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新西藏。”

生态创造财富

初春的雪域高原,冰雪消融,草长莺飞,“最美第三极”的生态画卷再次舒展开来。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罗杰说:“习总书记对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部署,为西藏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西藏作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等决策部署,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排污许可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4%,主要江河湖泊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7%,黑颈鹤增至8000多只,藏羚羊突破20万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过去5年,西藏共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296.3亿元,借助良好生态培育壮大高原生物、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等绿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数据显示,过去5年,西藏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就业8.6万人,年人均增收4300元。2020年,全区天然饮用水企业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

坐落在拉萨西南角隐秘山谷中的达东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2%。通过探索“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新模式,达东村如今成了周末度假游的网红打卡地,一批群众在家门口鼓起了“钱袋子”。

村民索朗顿珠开了一家茶馆,旺季每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到年底还有文旅产业的分红。他说:“发展乡村旅游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更多,我们的收入也更多了。”

强边安居乐业

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地处珠穆朗玛峰东南侧,与尼泊尔毗邻,是我国境内夏尔巴人的主要定居点之一。

2018年起,国家电网投入300多亿元,实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西藏边境县均在覆盖范围内。2020年9月,夏尔巴人告别了限电生活。

“近几年,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特别是接入稳定的大电网后,生活是真方便了。”陈塘镇陈塘村村民拉巴说,以前没想过能用上洗衣机,去年村里多数家庭买了洗衣机、电压力锅等电器。

拉巴的感受是西藏边境群众生活巨变的缩影。

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接壤的西藏,边境地区大都处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山高谷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艰苦。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

为此,西藏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边疆发展,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600多个边境小康村,加快补齐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边境地区繁荣稳定、和谐安宁。

山南市错那县勒乡勒村村民普次,2019年搬进了180多平方米的新房,不仅住得宽敞,还经营了民宿。他说:“党的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西藏边境群众把对党和祖国的赤诚热爱和感恩真情融入每一寸国土,不断在边境一线筑牢钢铁长城。

文/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