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洋结合攻克高科技
本报记者 姜天骄

“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于一个特殊时期,在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的情况下,中国航天人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仍然将卫星送上天。外国人士对此既赞叹又感到困惑不解,一些国际友人说:“你们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研制出了卫星,真的很了不起!”

铆接是卫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卫星初样研制过程和试验阶段,在没有铆枪更没有固定工件的桁架条件下,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制造的同志们就靠小锤子和几个自制的铆模,以及用自己的身体当桁架,将铆钉一个个敲上去。

承担卫星转动惯量测试任务的同志走访了北京的几所院校和专业厂所,都没有找到测试卫星转动惯量的设备和相关技术资料。他们就根据测量转动惯量的基本原理进行创新,用4根工字钢架起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上下放了两个圆盘,中间吊3根钢丝,制成了测量转动惯量的专用设备。科研人员就是用这样的土设备、土办法艰难完成了复杂的卫星转动惯量测量工作。

一无完整资料可供借鉴,二无基本研制条件,但在强烈的国家荣誉感的鼓舞下,科研人员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调动一切力量,挖掘一切潜力,大搞技术革新,走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及逐步完善的道路,顺利完成了“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任务。可以说,没有航天人的国家荣誉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就没有“东方红一号”。

50多年过去了,航天人再也不用以身体当桁架,搭木棚代替实验室,更不用在露天环境下做实验了。虽然现在科研条件好了,但航天精神仍将代代传承。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