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3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有小的优势
本报记者 钱箐旎 本版编辑 王薇薇 王咏倩 闫伟奇 美 编 倪梦婷

村镇银行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人们对其发展寄予厚望,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小”银行,填补“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缺失,真正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村镇银行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还是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上的努力,都体现出其在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村镇银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就需要充分发挥小而活、小而快、小而精的特点,与其他银行错位竞争,发挥出独立法人机构在产品研发、信贷审批等方面灵活快速的优势,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有的村镇银行迟迟不愿转身,没有因地制宜沉下心去想办法,依旧守着在大中型银行中做业务的经验和办法,不能有针对性地对产品、服务进行创新,跟不上农业农村发展的步伐,导致出现了经营困难。比如,2020年12月,重庆万州、浙江宁波两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因被吸收合并而解散的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必须承认,小微企业和农民普遍缺乏合格抵押物,且信用信息相对缺失,如果用传统思路去做服务,显然是困难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村镇银行只是一味抱怨,而有的村镇银行则从中寻找到机遇,创新小微金融产品及涉农方面的系列产品,允许包括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产、大棚、猪舍、鸡舍等作为“准抵押物”。差距便由此拉开。

还有的村镇银行抱怨其业务范围受限,束缚住了手脚。但现实是,一些村镇银行坚守只做存、贷、汇等基本业务,反而从源头上规避了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等行为,守住了“扎根县域 支农支小”的业务定位。所以,不难看出,村镇银行一定要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真正了解“三农”和小微客户的业务需求,努力提升自身服务品质,用深入人心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积累一批忠实的客户资源,真正做到“小而美”。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