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铭刻红色记忆 倾听时代足音
本报记者 刘 畅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会议旧址的一间会议室。钟华林摄

攀枝花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却因与“三线建设”的密切联系,而积淀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公园、社区、村镇里……都可见与“三线精神”相关的纪念碑、博物馆、遗址,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历史。

历史的印记也许就在身边,就在人们抬头、回望的一瞬间。就像在攀枝花公园里,高26米的攀枝花英雄纪念碑,已融进这座城市的喧嚣与寂静。纪念碑前,常年不乏前来参观的游客,而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孩子们,会饶有兴致地缠着大人讲讲“三线建设”中的英雄故事。

追忆“三线精神”,人们必到之处就是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这是国内展陈面积最大、馆藏资源最全、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2015年,攀枝花在建市50周年之际建成了这座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观众200万余人次,平均每年征集各类实物、史料达600余件。

博物馆讲解员李佳静工作一年多来,接待了200余批次观众,有很多让她印象深刻的场景。“我曾经接待过一位老先生,他在‘三块石头架口锅’的图片前站了很久。”老人说,自己就是这段历史的经历者。当时,建设者们走到哪都背着一口锅,做饭时就找三块石头架起来,最常吃的是“红糖”稀饭。“他们所说的‘红糖’可不是我们现在的红糖,而是因为做饭需要舀金沙江里的水,江水浑浊,煮出来的稀饭掺杂泥沙,总是泛着淡淡的红色。”

“三线建设”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更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在一个因“三线建设”而生的社区里也有一间博物馆,传递着历史的温度。

上世纪60年代,众多外省建设者援建攀枝花,开采兰尖铁矿。先生产后生活,兰尖社区在一片不毛之地上,从一顶顶帐篷、一间间茅草屋再到一栋栋砖瓦楼,随着人气聚集逐渐成规模。

“2015年,我们街道、社区筹资10万元,利用社区一间2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打造了一间‘微型博物馆’,当年征集到藏品近百件,都是社区居民自发捐赠的。”博物馆讲解员邹璐潞告诉记者,如今博物馆面积已扩大至400余平方米,藏品增至500多件,并正式更名为攀枝花市东区兰尖故事博物馆。

邹璐潞说,只有把故事讲好,“三线精神”才更有生命力。居住在社区的3位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组成义务讲解员队伍,以亲身经历为人们讲述那段艰苦岁月。

大田会议纪念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乡野民居为邻。村镇风貌日新月异,这里则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人们了解攀枝花建设历史和旅游观光的一扇窗户。

在仁和区大田镇街道东面的斜坡上,有一个四合院,院内一栋小青瓦结构的两层小楼曾是1962年仁和区林业局的办公楼。1964年,100多位负责开发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专家在此办公。

“我们常说,攀枝花的蓝图从这里诞生,是因为1964年9月9日大田会议在这里召开,会议制定了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规划。”大田会议纪念馆负责人杨守华带记者参观了红色记忆展室、史迪威公路展室等6个展厅。

“不闯大西南不懂得路多远,不抡大铁锤不知道手心几层茧,不进大会战不知道水泥汗水拌。”这是歌曲《难忘大三线》中的歌词。可以说,攀枝花就是“三线建设”成果的缩影,而一间间博物馆、一处处遗址,更是让这段历史历久弥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