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3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梅卸油班的故事
本报记者 赵 梅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在兰州石化离退休管理工作部,70岁的侯春珍和69岁的尹培红的歌声久久回荡。

她们是20世纪70年代初兰炼运销处原油车间159卸油台“铁梅卸油班”的成员。在兰州石化石油精神教育基地的老照片上,有她们年轻时的身影。

教育基地讲解员赵鹏说,当年的159卸油台是出了名的苦、脏、累岗位,许多男同志都望而却步,而这些姑娘硬是扛下了重担。

1970年9月,“铁梅卸油排”成立,当年尹培红和周淑兰、齐萍等20位姑娘中学毕业后分配到这里。1971年,又有7位刚走出校门的姑娘分到“铁梅卸油排”,其中就有侯春珍。

“照片里的姑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铁梅’,那可是一个享誉兰炼全厂的战斗集体。”侯春珍说。当时,兰炼是连队建制,这些姑娘被编成一个排,由于她们的年龄与《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相仿,于是就叫“铁梅卸油排”。

1972年4月,兰炼取消连队建制,“铁梅卸油排”改为“铁梅卸油班”。1975年,王春花等12人被分到“铁梅卸油班”,也是最后一批进入“铁梅卸油班”的青年女工。

“因为年纪小,力气小,出现冒油,对不上阀口是常有的事,一个班12个小时下来,身上、脸上、头上都是原油。”尹培红说,“冬天一身冰凉,夏天一身油腻”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卸油是室外作业,夏季火辣辣的阳光下,槽车温度达五六十摄氏度,卸油胶管被晒得烫手。冬天寒风凛冽,卸油管冻得硬邦邦的,对车接管特别困难。卸油作业是个力气活,对女同志来说,对车、开关阀门十分费劲。

艰苦的工作条件没有吓倒“铁梅卸油班”的姑娘。卸油时,一只手提不动管子,就用双手把沾满油污的管子抱在怀里对车。一个人对不了车、开不了阀门,就几个人一起上。

1974年的一天晚上,卸油班姑娘们当班,一辆槽车因阀门损坏引起原油泄漏。侯春珍和周淑兰、王兰英、周小玲、易成美等人抱起卸油管就往上冲,原油喷到她们脸上、身上,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卸油管终于接到槽车的卸油口上,原油顺利地流进了贮罐。“当时头上喷的都是黑乎乎的原油,头发结成了硬块,好几天都散不开,耳朵两三天都听不清声音。”侯春珍说。

1977年冬天的一个夜班,发生了一起槽车泄漏的险情。紧急关头,冯珠珠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封堵卸油口。强大的油流一下子将她击倒,她爬起来,再一次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拼命顶住卸油口。等到伙伴们关好阀门,黑乎乎的原油已经把她浑身上下浇透了。

“当时虽然工作条件差,睡长条凳、风吹日晒、冒雨作业,但我们没有怕苦怕累怕脏,把最美的青春献给祖国的石油化工事业,我们感到无上荣光!”侯春珍和尹培红异口同声地说。

如今,走进十里石化城,塔林高耸、管线纵横、机声隆隆,处处一片勃勃生机。

现在的159卸油台,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油污斑驳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操作环境、创新研发的卸油装置。提及过去“铁梅卸油班”的故事,刚刚巡检回来的兰州石化油品储运厂原油车间操纵站岗位员工陈小丽深有感触地说,环境变了,铁梅精神永远不会变;技术在变,苦干实干的作风不会变。要把铁梅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在雷厉风行干事业上见行动、有好状态。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