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市场普遍预期,该计划最快本月就将实施。
去年至今,美国推出的三轮救助计划总额已超过5万亿美元,大约是美国2020年全年GDP的四分之一。短期内释放天量资金,虽然能对美国经济发挥“强心针”的效用,但是也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麻烦。美国铺下这么大的“摊子”,恐怕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在前两轮救助计划和疫苗接种加速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经济正处于触底之后的缓慢抬升阶段,新一轮刺激计划落地后,对近期剧烈波动的美股市场将起到托升作用。10日当天救助计划投票通过的消息发布后,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盘中扩大涨幅,道指一度涨超550点。同时,美国财政刺激落地对居民消费的拉动表明财政刺激对消费仍有明显提振,对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核心通胀也将起到推升作用。
其次,从去年美国市场走势看,巨额救助资金的相当一部分很快流入资本市场,推动价格上涨。资产负债表膨胀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价格泡沫。有分析认为,全球市场短期内可能迎来一轮风险偏好提升行情,而包括原油、有色金属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天量资金入市的情况下也可能进一步抬升。
此外,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美国如何解决大幅扩张的财政赤字和不断飙升的政府债务。这些债务极有可能成为美国向世界转移的最大风险。
3月4日,美国国会预算局预测,联邦债务规模今年年底将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2%,如此高的债务水平将抬升借债成本、放缓经济增速、增加财政危机风险。而这一预测甚至还没把1.9万亿美元的新一轮经济救助计划计算在内。
美国政策制定者对面临的风险心知肚明,但近期却频频通过“理论创新”极力淡化债务水平上升风险。2月下旬,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就曾对外表示,“在非常低的利率环境下,评估债务的传统指标,如债务与GDP的比率100%的警戒线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在她看来,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是联邦债务的利息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目前大概在2%,与2007年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前相仿。而在更早时候,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就已经公开陈述并撰文表达类似观点。
真正要警惕的是隐藏在理论外衣后面的行动。据美国国会预算局预测,今年联邦赤字规模预计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3%,创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二高。这种情况下,以债务货币化的形式向全世界分摊危机处理成本、转嫁财政经济负担恐怕是美方大概率要采取的行动。或者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汇率施压,或者逼迫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放松金融管制,或者利用美元优势地位在国债套利中转移美国的救助成本。
美国巨额救助计划落地,在刺激短期投机收益显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市场面临的“灰犀牛”风险。对此,有关国家和地区应当做好充足的预案和准备。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