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因为地域广阔,看似标准化的金融服务能否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差异化需求?金融业服务乡村振兴怎样才能更精准,中国农业银行通过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给出了答案。
今年春节期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西双庙村的养殖户战玉东遇到了难题。“去年我陆续养了5茬鸡,一共两个鸡棚。由于疫情影响有一个闲了大半年,收入也下降不少。现在肉鸡的行情好起来了,却没钱扩大规模。”战玉东说。没想到还不到一周时间,农行的乡村振兴服务队上门了。在服务队的帮助下,战玉东顺利拿到10万元“惠农e贷”,现在两个棚加起来共有5万多只肉鸡,预计纯收入能超过5万元。
“我们在每个区县都成立了服务乡村振兴团队,每周利用2到3天逐户走访对接金融服务需求。”农行日照分行客户经理韩帮政说。记者了解到,农行的服务团队在现场用移动办公终端收集资料,当天就发起授信流程,最快第二天可完成授信,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就能拿到贷款。
战玉东拿到贷款是“惠农e贷”服务农户的一个缩影。在西藏,“惠农e贷”产品覆盖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可以实现贷款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发放、线上还款,大大提升了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和办理效率。“牦牛贷”“青稞贷”“藏茶贷”等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区产业增产增效的重要助力。截至2020年末,农行“惠农e贷”余额3534亿元,较年初增加1561亿元;服务户数276万户,较年初增加103万户,有力支持广大农户创业创新致富奔小康。
在城市里,到线下网点办业务的客户越来越少。人们习惯于网银、掌银带来的便捷。可是在偏远山区,因为金融服务缺位,还有农民为了取款要长途跋涉,往返几个小时。
为缓解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难”问题。农行不断优化县域农村网点布局,加快网点转型和零售业务转型,提升网点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在无网点重点乡镇,积极建设自助银行。在偏远地区设置流动金融服务车,组建流动金融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金融服务。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流动金融服务车定期开到农户家门口开展金融服务。
“第一次通过服务车为客户办理业务时,我们用3天时间开了176张借记卡,5天时间发放了1000万元专项贷款。我觉得一辆辆服务车就像一粒粒种子,孕育出了惠农惠民的美丽花朵。”农行青海海西分行大柴旦支行员工马春燕说。与此同时,农行加速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与“万村千乡”农家店、供销社、小商店等合作,布放电子机具,设置惠农通服务点,提供小额取现、刷卡消费、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底,农业银行网点覆盖我国全部县域,设置惠农通服务点26万个,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
此外,农行在手机银行逐步上线服务“三农”特色功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采取整村推进的模式,建设掌银示范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扩大手机银行服务覆盖面。截至2020年末,县域掌银注册客户1.65亿户,月活客户4689万户,较年初增长1416万户,创建掌银示范村1.4万个,真正做到依托线上服务让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系统多跑批,农民足不出户在手机键盘上即刻完成借款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