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 婷
“路大夫,娃是我外孙,不能好好吃饭几个月了,找您给看看。”居民高俊娥打来电话。
“我下午要去敬老院义诊,你晚一点带人来家里吧,来前打个电话,别白跑。”接电话的老人一口京腔,其间夹杂着一些陕西方言。她是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儿科主任路生梅。
20世纪60年代,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便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一干就是50多年。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1968年,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踏上了前往陕北工作的征程。12月8日,正值寒冬,路生梅踏上西行的列车,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北京。火车到达铜川后,她又挤上了开往陕北的敞篷卡车,经过三天两夜的颠簸,辗转到达佳县,成为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当时佳县人还过着‘糠菜半年粮、喝水靠驴拉’的日子。”路生梅回忆说,“县里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特别落后,两排墙皮有点脱落的旧窑洞就是县医院,几个大夫挤在一间集体宿舍里。远离家乡和亲人,我偷偷哭了好几次。但当我看到当地群众由于缺医少药,许多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有的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的造成了永久的伤残,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扎下根,为佳县人民服务一辈子。”
“基层医疗事业落后,医务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改善医疗条件,传播健康知识。”路生梅告诉记者,“群众缺乏医疗卫生知识非常可怕。有一次,我急赶了一个多小时夜路,到一位待产妇家中去接生,进门时发现产妇已经生产,就坐在一个沾满血迹的土袋子上,家人正准备用一把黑乎乎的剪刀剪断脐带。我立刻冲过去抢下剪刀,一边向他们解释感染破伤风的危险,一边快速拿出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扎。从这一刻起,我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不仅要做好医生,治病救人,而且要发挥好带头作用,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1982年9月,从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归来的路生梅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在她的主持下,佳县人民医院1983年建立了独立的儿科,路生梅出任首任主任。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路生梅四处筹资,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以提升护理技术。路生梅还将从外地学习的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使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各科室会诊等制度在科里开展之后又被全院推广。
“路大夫医疗技术水平很高,在儿科领域是榆林的权威。她不仅是我们佳县幼儿医疗事业的奠基人,而且还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好老师。直到今天,我们儿科一有重症病人,都会请路大夫前来会诊,我有时还直接带病人到她家里去会诊,路大夫总是有求必应。”佳县人民医院现任儿科主任武艳介绍。
佳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郭粉莲与路生梅共事十余年,她告诉记者:“路主任的一生,就是‘老黄牛’的一生,只讲吃苦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路生梅父母亲人都在北京,1981年和1983年,路生梅分别被选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和陕西省儿科主治医师学习班进修,成绩优异。她的指导老师及以前的同学都表示能够帮助她办理到北京、香港等地工作的调动手续,可都被她拒绝了。
1999年,路生梅正式退休。但她依旧不改初心,除了每周一、三、五上午在佳县人民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为患儿义诊外,还组建了“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医疗健康志愿服务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还主动请缨,希望能参加医院一线诊疗。在退休后的20多年里,为患者义诊超过5万人次。
“在佳县,路生梅大夫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几乎无人不知。我有3个娃,从小都是找路大夫看病。现在有了小外孙,我还会带着小外孙来找路大夫,我就是相信她。”高俊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