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21年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大而强的新马钢
——中国宝武马钢集团走访记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荣 健

现场轧机轰鸣、钢坯火红,集控室内职工操作全神贯注……2月7日,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优质合金棒材产线生产火热。延续了去年的强劲势头,这个公司在1月份创下产量最高纪录,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8月考察调研马钢时的重要讲话和殷切嘱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强劲动力。去年马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突破,更加坚定了职工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的信心和决心。”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毅说。

2020年,马钢紧紧围绕“深化整合融合,全面对标找差”工作主题,强化创新驱动,坚持“绿”“智”赋能,深化管理变革,融入国家战略,钢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关键指标取得突破,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创新驱动 强化技术引领

2020年底,马钢研发的超低温韧性Q420级热轧H型钢全球首发。“该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性能翻倍、成本更低。”全国劳模、马钢技术中心型钢研究所所长吴保桥十分自豪。

这只是马钢坚持技术引领,强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攻关,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个缩影。

借助中国宝武大平台,马钢建立研发协同策划机制,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新产品55万吨,自主研发的635MPa级高强抗震钢筋填补国内空白,大型转炉洁净钢高效绿色冶炼关键技术成果获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铁道车辆用耐大气腐蚀热轧H型钢产品和铁路快速客车辗钢整体车轮产品荣获中钢协2020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特优产品”称号。同时,马钢加快实施人才强企,有序推进转型升级项目,国内首条重型H型钢产线建成达产,为打造精品钢铁提供了坚实支撑。

“绿”“智”赋能 推动转型升级

初春时节,“幸福大道”旁草绿花红,“马钢智园”内树木葱茏。这两处毗邻的景观是马钢人引以为傲的绿色智慧“名片”,也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马钢紧紧围绕“打造花园式滨江生态都市钢厂和智慧制造示范基地”目标,组建推进机构,加强系统谋划,加快项目实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智慧制造。

2020年,马钢按期完成长江大保护111项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投入30亿元实施61项“三治”(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项目,建立了环保动态管控智慧平台,大力推进拆旧利旧、土地整治等“四化”(洁化、绿化、美化、文化)工程。围绕全流程、全工序、全要素、全集成,马钢运营管控中心和炼铁、炼钢、热轧、冷轧智控中心等智慧制造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用。

深化改革 激发内生动力

生产厂部精简21%,厂部管理机构精简45%,分厂精简50%,作业区精简52%……去年展开的基层管理变革力度之大在马钢前所未有。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激发企业内生活力。”马钢集团总经理刘国旺表示。

在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的基础上,马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组织变革。以信息化倒逼管理模式整合和流程再造,股份公司机关职能和人员调整到位,基层管理变革全面实施,促进了基层组织扁平化和人员精干高效。通过专业化整合、政策解合、智慧制造、共享用工等多种渠道,大幅提升了人事效率。同时,深入推进改革改制,压减法人4户、参股公司瘦身2户,退休人员移交街道社区属地管理,公车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全面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启动实施、人员安置基本完成,股权激励方案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

协同发展 融入国家战略

核桃山场平项目是为马钢新优特钢产线建设腾出空间的“移山”工程。项目负责人黄俊说,为了产线今年4月份开工,目前参建人员开启了24小时作业模式。

优特钢新产线建设是马钢抢抓长三角区域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机遇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中国宝武安徽区域马鞍山总部的定位,按照“跳出马钢看马钢、跳出马鞍山发展马钢”的思路,马钢积极构建协同化发展格局和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

坚持专业化整合、产业化拓展、平台化运营、生态化协同和多元化混改,统筹推进以钢铁产业为基础,轨道交通、金属资源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冶金装备制造、设备远程运维、特种冶金材料、装配式建筑、矿产资源、长三角数据中心协同发展的“1+8”产业布局。

马钢加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能力,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配置资源,探索“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马钢加强与中国宝武长三角区域内子公司的规划协同、产业协同、产品协同,并协同建设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及相关产线,充分发挥区域总部功能,力争为中国宝武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贡献。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