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琼艳
“只要我多活一天,就把卢沟桥的故事多讲一天。”今年90岁高龄的郑福来老人,思路清晰,底气十足,胸前佩戴的党徽熠熠发光。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敌人的炮弹就在郑福来家屋前爆炸,6岁的他第一次见证战争的残酷。
作为亲历者,从1951年开始,郑福来便当起了义务讲解员,讲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他说:“历史不容忘记,要让年轻人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曾经历怎样的苦难,今天的生活有多来之不易。”
从出生、长大到工作、退休,郑福来的生活几乎从未离开过卢沟桥。“我家住在卢沟桥西头,街对面的岱王庙就是当年驻守卢沟桥的29军驻地。”1937年7月7日夜晚,炮火、枪声、哀嚎使郑福来从睡梦中惊醒。原以为只是一次演习,却没想到开始了逃难的日子。
“一路上,尸体遍地。”每次路过死人堆,母亲就让郑福来和妹妹、表哥拉着她的后衣襟,闭着眼睛走路。但出于好奇,幼年的郑福来还是睁开了眼睛。“成堆成堆的死人,男女老少都有,全是被日军杀死的!”讲到这里,老人的声音忍不住颤抖。
“当年的日子是什么滋味?毫无尊严可言!”郑福来清楚地记得,沦陷后,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缠足的妇女被迫脱下鞋袜,光着脚在沙子尖石上走,一走一扭的痛苦成了日本人哈哈作乐的游戏;搂柴火的街坊大爷,被日本人当作活靶子乱扫射死……这段血泪交织的抗争史,成为郑福来永生难忘的记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8岁的郑福来以民政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从饱经屈辱到扬眉吐气,郑福来无比激动。那天,他揣着两张饼和四个鸡蛋,凌晨就启程了。“受过苦难的人当家做了主人,怎能不心潮澎湃呢!”
1951年初春,郑福来接待了美国友好人士、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在卢沟桥上,郑福来给他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当地人的抗战史。正是从那之后,郑福来成为了这里的义务讲解员。
几十年来,郑福来已经接待了70多个国家的外宾、媒体记者和国际友人,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学校、社区、军营,听过郑福来讲解抗战历史的人不计其数。这条不到三百米长的卢沟桥,郑福来风雨无阻地走了70年。
在郑福来的书桌上,记者看到一沓厚厚的笔记。打开来,密密麻麻写着他读书看报后的摘抄和感悟。虽退休多年,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历史不容扭曲,历史不容否定,我是一个幸存者,也是一名党员,我有责任把真实的历史告诉更多的人。”郑福来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