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影灯下不老松
——记我国胸外科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

本报记者 吴佳佳

他开展了国内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他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于胸外科手术,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他就是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行医85载,他用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书写了传奇人生,被誉为“白求恩式的医生”。

1938年5月,辛育龄正式参加八路军,成为冀中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1939年,辛育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工作过程中,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召着辛育龄,激发了他治病救人的初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辛育龄作为我国首批公派留学生,被派往前苏联学习胸外科技术。1956年,辛育龄获医学副博士后回国,当年6月主动要求分配至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组建胸外科。

当时,传统的结核病治疗方法对于重症晚期肺结核病人治疗无效,病人经常发生窒息性死亡。辛育龄经过仔细研究,探索出双腔插管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治疗了200多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病人,均获成功。自此,双腔插管麻醉法在国内得以推广,为胸腔外科扩大适应症和保障手术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

医学探索,永无止境。辛育龄还应用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完成了4600多例肺切除手术,将残端瘘的发生率降低到0.4%,基本上阻止了此类并发症,提高了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1963年,辛育龄的相关论文在莫斯科外科学会上宣读,受到国外专家赞同,此方法被国内很多医院采用为常规缝合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尚未建立胸外科。经卫生部门批准,辛育龄牵头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从1958年到1980年,培训班共为全国培养出3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辛育龄经常赴各地帮助胸外科医师做手术,有40余家医院的胸外科是在他的指导下建成的。

辛育龄非常重视学习和运用祖国传统医学。临床上,肺癌术后患者常因刀口痛、咳痰困难和排尿不畅而痛苦不堪。1958年,辛育龄在学习中医过程中接触到针灸,发现在试用针灸治疗后患者的上述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于是,他把针刺麻醉作为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成为针刺麻醉手术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改革开放之初,已到花甲之年的辛育龄,积极参与筹建卫生部直属的中日友好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1984年10月,这座当时最富有国际色彩的现代化医院正式开院,并秉承“患者至上、文明行医”的医院文化至今。次年,辛育龄主动请求辞去院长,希望回到胸外科工作,他说:“组织上交给我的筹建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我更愿意专心做一名外科大夫。”

年过八旬之后,辛育龄仍坚持每周出门诊,并参加科室查房。辛育龄说:“医生为病人服务,也从服务中学习。我同病人已建立了深厚感情。”

曾在辛育龄身边学习工作29年的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原主任刘德若说:“他经常对我们说,病人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刘德若记得,每次辛育龄走上手术台,开胸后总要把手套洗一下,要让手很滑。在触摸病人的肺时,他动作极其轻柔。辛育龄解释,虽然病人是全麻状态,但要像病人清醒时一样对待他们。他还叮嘱,胸腔镜手术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辛育龄的很多工作是“从0到1”的突破。曾长期在辛育龄身边工作的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梁朝阳说,辛老的创新精神感染和激励着科室的每一个人,他的言传身教给胸外科团队镌刻上鲜明的印记,历久弥新。

自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龄从未放下过手术刀。直到90多岁,辛育龄办公室的灯光仍然每晚亮起。辛育龄用行动诠释了白求恩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