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住菜篮子先要守好菜园子
乔金亮

保障“菜篮子”,首先得保护好“菜园子”,要守住耕地红线,确保菜地面积稳中有增、质升品优。加强城市自有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提升重点品种自给水平。建设一批应急保障基地,实现“囤菜于田”“存肉于栏”“存鱼于塘”。

春节日益临近,正是“菜篮子”产品消费高峰,保供稳价备受关注。近期,不少地方蔬菜价格出现比较明显上涨。有关部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抓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明确把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纳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如何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需要认真思考。

我国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地方政府特别是市级政府要负责辖区内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供应,统筹生产发展、流通运输、市场调控等各项工作。近些年,中央先后启动两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为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看,大多数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有保障,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但是,一些城市产品自给能力下降,一些城市资源投入减少,一些城市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跟不上。

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意味着所有城市都必须保有一定的自给能力。过去城市周边都保有一定的菜地,但后来很多都调整规划变成了建设用地。对大中城市来说,不能因“菜篮子”产品产值低而轻视菜园子建设,不能因其比较效益低而放弃“菜篮子”工程。一句话,菜地要有保有量,鲜活农产品要有自给率,应急供给要有保障能力。

因气候、区位等原因,大中城市与优势产区之间,品种结构不同,各具优势。从经济效益和资源禀赋角度看,蔬菜有进有出是必然的。在城市近郊淘汰一些低附加值的种养生产,短期看是经济理性之举。但是,保供的重担不能全依靠外部。否则,一旦遭遇突发疫情、严重自然灾害、意外交通中断等特殊情况,保障能力就会极大弱化。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生鲜农产品自给能力。不能只算眼前账,还要算长远账。

保障“菜篮子”,首先得保护好“菜园子”,要守住耕地红线,确保菜地面积稳中有增、质升品优。加强城市自有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提升重点品种自给水平。建设一批应急保障基地,实现“囤菜于田”“存肉于栏”“存鱼于塘”。一些缺口较大的,要加强与外埠生产基地合作,确保关键时期能调得进、供得上,加快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还要创新使用农业保险等金融工具,引导产销平稳、价格稳定。

在大中城市中,目前上海市蔬菜自给率最高,尤其是绿叶菜。尽管农业占上海经济总量的比重不足1%,但对上海是“不可或缺”。上海将地产绿叶菜上市量与市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相挂钩,率先推出淡季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保费“财政补大头、农民出零头”。在寸土寸金的上海,50万亩蔬菜面积中有三分之一种的是绿叶菜。而蔬菜价格一旦低于基准线,保险公司就会对菜农理赔。尽管上海是全国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蔬菜价格指数在大中城市中并不算高。

我国城市大多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农村面积和人口占有相当比例。大中城市不妨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和信息优势,发展都市农业。都市农业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既可以为居民提供绿色景观和鲜活农产品,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在耕地资源匮乏的“狭小空间”里“以小博大”,都市农业将是大中城市的农业优势。具体做法有很多,比如适当发展速生叶菜,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

总体看,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市长到底要负责什么呢?主要就是保供给、保安全、保底线。保供给,就是一手抓自身“菜篮子”生产能力建设,一手抓产销衔接和流通促进。保安全,就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底线,就是完善低收入群体补贴机制,最大程度减轻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