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4年来,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展现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意愿。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治理室主任任琳、《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徐进日前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创新,是对国际秩序相关理论的全新发展,必将重塑当代国际秩序规范。
记者: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与矛盾,国际社会作出了哪些探索,效果如何?
徐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反经济全球化力量与逆经济全球化力量的合流。这两股力量的联合对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多阻碍。反经济全球化力量主要来自民间,逆经济全球化力量主要来自有关国家政府。
民粹主义是这两股力量的中间桥梁。持逆经济全球化立场的政客通过民粹主义动员群众,得到反经济全球化力量的支持。一旦这些人执政,就会执行逆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以回应反经济全球化人士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目前,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并无成熟解决方案。当然,我们希望经济全球化的受益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联合起来,采取包容性发展政策,减少其他国家的损失。
记者: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是什么?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如何评价中国提出的这一主张?
徐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概念、实践、规范三个方面。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核心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国家视为彼此命运共享、平等共赢的主体,而非相互争夺权力的行为体,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体系特征,即世界各国紧密联系、相互依赖。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创新。中国将自身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将世界视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奋发有为,承担起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思想基础。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当代国际秩序的规范创新。在全球化时代,相互依赖而非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国家间关系的最突出特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凸显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这是对国际秩序前景的全新想象,更是对国际秩序相关理论的全新发展,必将重塑当代国际秩序规范。
记者:4年来,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采取的哪些举措和行动最为世界所关注,原因何在?
任琳:当多边主义受挫,全球经贸治理停滞,中国以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坚持维护多边主义的原则立场,支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升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是寻求合作共赢,实现路径是坚持多边主义,借助国际组织和机制,尊重与践行国际规则。
当疫情肆虐危害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之时,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投身全球联合抗疫。在疫情发生初期,中国及时分享抗疫相关信息,与国际专家频繁开展线上研讨与会诊,为疫苗和有效药物研发争取时间。随着疫苗研发的推进,中国又表示愿与各国加强疫苗研发和使用合作,为各国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此外,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的脆弱性,2020年中国作为缓债金额最多的国家,为落实G20缓债倡议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上事实都展现出疫情面前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记者: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世界对中国又寄予了哪些希望?
任琳:世界对中国寄予诸多希望,最核心的要点有两个。
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恢复需要中国助力。在世界经济遭遇疫情严重冲击、疲态倍显之时,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大力推动高水平开放的众多举措,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利好信号。
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体系的维系和改革需要中国参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大会上呼吁建立一个果断、协调、灵活、随时可应对各种全球问题和挑战的全球治理体系。这也从侧面折射出全球治理体系亟需改革,提升有效性。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世界期待中国参与、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