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发明
河北作为工业大省、沿海省份,“十四五”时期,在科技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
记者:近期,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请问河北省如何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王东峰:疫情发生后,全省紧急动员,上下联动,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我们迅速进入紧急状态,采取一系列应急防控措施,实施日会商、日调度制度,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我们在石家庄、邢台大规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经过3天日夜奋战全部完成第一轮检测任务,累计检测1300余万人,共筛查出364例阳性,同时对全省其他地方的6类人群近580万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从病例分布情况看,感染范围暂时没有进一步扩大,接下来还要开展第二轮核酸检测。我们严格实施应急管控措施,对中高风险地区持续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所有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定点治疗或隔离观察,加强流调追踪溯源,彻底切断传播途径。我们坚持“四集中”“四个一”机制和压实“四方责任”,组织省内外专家团队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强化联防联控,严格控制中高风险地区车辆人员进出,封控大交通,管住小交通,迅速启动环京检查站查控,及时向相关省份推送协查信息,切实筑牢“三道防线”,严防疫情向北京或其他省份传播扩散。我们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生活,启动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和市场保供机制,扎实做好冬季取暖、困难帮扶、医疗救助等工作,确保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记者: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河北省如何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
王东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7次视察河北,向我们提出了“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指示,要求我们“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到河北转化孵化,推动河北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河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和要素,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和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吸纳北京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北京技术输出额的比重从4%提升至7.5%。
二是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果,先后有两个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10亿元“疫情防控科技贷”,以岭药业莲花清瘟胶囊列入国家诊疗方案,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联合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审批,为全国大局作出了贡献。
三是培育科技型企业迈上新台阶,2020年首批认定了34家科技领军企业,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9000家,是2017年底的2.84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8.5万家,年均增长1万家,2020年1月至11月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
四是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国家级创新平台增加到1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36家、列全国第10位,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达到1211家、是“十三五”初期的3倍多。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杀手锏”“卡脖子”技术;着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着力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创新型河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河北是传统的制造业大省,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王东峰:河北产业结构偏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任务艰巨。我们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指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一是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万吨、煤炭产能5571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999万重量箱、焦炭产能3144.4万吨、火电产能234万千瓦,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定压减任务,钢铁产能从峰值时的3.2亿吨减至2亿吨以内。
二是大力推进万企转型行动,2017年以来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4734项、总投资1.53万亿元,我省家电板、商用车特钢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首钢京唐、邯钢西区技术装备代表了世界一流水准。
三是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聚焦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型农业,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四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成功举办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国家批复,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张家口、承德、廊坊等大数据综合示范区建设升级加力,全省在线运营服务器规模超过180万台,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1.2%。
进入新发展阶段,河北将围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形成大中小、上下游、产供销企业协同发展的稳定生态;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特别是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提高钢铁等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链;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沿海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记者:河北近年来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成效明显。未来通过哪些举措来为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河北力量?
王东峰: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河北产业能耗大、排放多,2014年全省煤炭消费近3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8.5%,给环境容量和空气质量带来很大影响。我们把节能减排放到突出位置来抓,打出一套“组合拳”,超额完成“十三五”计划目标。一是积极推进节能降耗,钢铁等六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余热、余压、余气得到充分高效利用,六大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吨钢综合能耗563.9千克标煤/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二是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2018年以来淘汰燃煤锅炉10969台,深度治理工业炉窑2562座,累计完成煤改气、煤改电1125万户。三是积极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深入抓好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63.7万千瓦,张北至雄安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于2020年9月底投入运行,实现绿电直达雄安新区。
“十四五”时期,河北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着眼完成减少碳排放目标,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既压煤炭产能,又减煤炭消费,支持有条件市县率先达峰;着眼推进清洁能源替换,支持企业和园区实施绿色低碳改造,促进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着眼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深化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着眼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建设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率。
记者:河北是东部沿海省份,如何加快打造高质量沿海经济带?
王东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建设海洋强国,体现了对国家发展格局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河北作为拥有487公里海岸线的沿海省份,始终把沿海经济带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来抓。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召开全省沿海经济带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专门意见和实施方案,形成“1+4”政策体系。二是深化港口转型升级,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调整优化三大港口功能定位,加强与天津港和国内其他港口分工协作,全面提升港口集疏运体系水平,港口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1.2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3位。三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打造精品钢铁基地、绿色石化及合成材料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等产业。沿海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在建设海洋强国大局中找准定位,加快唐山“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加快唐山曹妃甸区、秦皇岛黄金海岸、沧州渤海新区发展,加快环渤海港口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海洋经济,打造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建设高水平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