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标准农田要建好更要管好
乔金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大力提升耕地质量的最主要抓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涉及区域广、建设周期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建设和管护的短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大力提升耕地质量的最主要抓手。实践中,高标准农田“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因此不仅要建好,而且要管好。

所谓高标准农田,就是田成方、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这样的耕地抗灾能力强,适宜机械化作业,高产稳产。为了能有更多产出,我国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导致耕地亮起“红灯”,北方土壤次生盐渍化,南方土壤酸化贫瘠化,东北黑土地越来越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平整农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等,有效提升了地力。没有健康的农田就没有健康的食品。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要以保障供给为任务,确保“吃得饱”,而且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实现“吃得好”。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近两年每年新建约8000万亩,有力支撑了农业丰收。然而,截至目前,高标准农田仅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四成,大部分耕地还处于待提升状态,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目前全国一半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或灌排设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从根本改变。日前,有关部门表示,2021年计划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根据规划,到2022年我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有两大难点亟待进一步破解。

从建设角度看,难点主要是资金缺口。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耕地条件较差,改造难度大,投入成本高。建设1亩高标准农田,各地普遍反映需要投入2500元以上,有些丘陵地区需要5000元。当前,受财力限制,大部分地区财政亩均投资仅在1500元至1800元。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工程、农艺等,建设内容繁多,随着相关工作不断推进,待建设的农田地块位置更加偏远,加之施工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投资缺口日渐增大。

从管护角度看,难点主要是主体缺位。当前,建好之后的管好用好是短板。各地普遍重建设、轻管护,不能有效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在一家一户承包地上建成的田间工程设施产权不明晰,管护资金和措施不到位。不少地方缺少后续督导措施,缺乏管护奖惩机制,导致日常管护形同虚设,许多建设好的工程使用年限明显降低,相当程度上影响建设效益。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将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涉及区域广、建设周期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建设和管护的短板。

一方面,要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应考虑各地自然禀赋不同、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细化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基础上,积极推动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推动用好政府债券和土地出让收益使用政策,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优先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探索通过财政补贴、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另一方面,要明确农田建设的管护主体,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鼓励引导农民、农村集体、新型农业主体等用地又养地,利用又保护;通过筹资投劳等方式,参与农田建设运营,分享合理收益。以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为重点,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结合,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针对重点地区,要开展退化耕地治理。特别是聚焦东北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扭转被动局面。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