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居民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停车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据公安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2.7亿辆。由于历史原因,众多老旧城区并没有规划足够的道路及停车资源,机动车无处停放、乱停乱放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凸显,影响到交通安全和城市秩序。
停车难,已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成为影响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个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停车行业处于“小散乱”状态,车场管理效率和停车体验难以有效提升。各地在治理停车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堵点”,这直接影响治理成效,甚至影响城市有序运转。这些“堵点”,既包括车位供需缺口,也包括既有停车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既包括道路空间资源发展受限,也包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停车管理理念、技术滞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停车管理还涉及多方社会主体及多重法律关系,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予以解决。
因此,破解停车难题还须着力打通“堵点”,对症下药,建立停车服务供需良性机制,为动态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在这方面,多地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近日天津、武汉都倡导和鼓励具备安全管理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住区等,将其专用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错时共享,武汉市还规定对“僵尸车”依据不同情况处置。这些做法不局限于在填补车位缺口上做增量文章,而是着力盘活和合理利用存量停车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在停车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办公居住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破解停车难题关系到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是社会精细化治理的一部分。自201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停车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融资、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停车产业发展,并鼓励发展智慧停车,推动智能停车场建设,科技赋能化解停车难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开动脑筋,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解决好影响城市管理秩序和居民幸福指数的实际问题。城市管理者应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利用新技术手段深入挖潜,用好“两只手”,通过科学决策和调节打通治理“堵点”,从而有效破解停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