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企业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
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本报记者 余 健
伊敏电厂全景。 (资料图片)

“营业收入不降反升,从去年56亿元到今年预计可达60亿元,伊敏煤电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继续保持了发展势头。”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增荣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伊敏煤电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除了国家复工复产政策支持等外部因素之外,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几十年积淀形成的“伊敏模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如果一定要用几个词来形容在业内独具特色的‘伊敏模式’,那就是‘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核心就是‘煤电一体化’,以此来实现‘循环经济’,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刘增荣说。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全资企业,由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管理。作为全国首家煤电一体化企业,截至今年11月底,公司累计发电2400多亿千瓦时,生产原煤约3亿吨,上缴利税170余亿元。

“华能伊敏煤电位于鄂温克草原深处,建设之初,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大家形成了一种生态保护观念,‘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能让草原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失去美丽’。”刘增荣1983年就来到了公司,亲身经历了公司早期艰苦的建设过程,也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煤电联营、煤电事业蓬勃发展时期,“我们秉承‘开发与保护并重,美丽和发展双赢’理念,构建了以煤保电、以电带煤、煤电并举、具有典型循环经济特点的煤电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如今已建成装机340万千瓦的发电厂和年产能2700万吨的超大型露天煤矿,而且让这片草原依然天蓝、水清、草碧、花香,可以说真正尝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甜头。”

刘增荣告诉记者,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主要由伊敏露天矿和伊敏电厂组成,通过8.5公里长的封闭输煤皮带系统直接将露天矿的煤输送到电厂,用自己的煤发自己的电;煤炭生产用电由自己的电厂直接提供,用自己的电挖自己的煤。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疏干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电厂作发电冷却循环水,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用作机组脱硫补水和煤矿生产防火、降尘用水。

此外,公司投资1.24亿元建设了污水和中水处理工程,配套建设管路24公里,将伊敏河镇生活污水处理后回送到电厂作为生产用水。对煤炭燃烧发电后产生的灰和渣进行制砖、提取铁粉、作水泥添加剂等分级综合利用,并将剥离出的地表腐殖土单独存放,作为排土场和生活区绿化覆盖用土,在上面栽种沙棘、苜蓿、云杉等植物恢复植被。企业用发电产生的乏汽作为生产生活采暖热源。“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完成了煤、电、水、灰、土、热之间的科学循环利用,达到了生产成本可控、经济效益稳定、社会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稳健的良好效果。”刘增荣说。

付锡奎是伊敏露天矿的技术工人,他的父亲付金增是露天矿的第一批建设者,他的儿子付晏斌是露天矿的年轻一代。作为典型的“煤二代”,付锡奎对公司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化。“设备、作业条件、技术、人员素质等,一年一个样,一年比一年强。正是这些变化让我们的伊敏露天矿从无到有,从小做大,成了国家级绿色矿山。”付锡奎说。

虽然目前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安还是压力很重。“近几年,能源转型变革较快、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冲击很大,加上同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提前谋划,不断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注重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上站稳站好。”郑安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更加注重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深入开展城市供热,主动适应电网的调峰调频,围绕煤电一体化,加强智慧矿山、智慧电厂、智慧供热、智慧服务、智慧党建建设,确保企业的发展跟上新时代能源发展的形势,“我们已经启动海拉尔的供热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长距离供热,供热面积预计可达1500万平方米。我们将秉承新发展理念,不断丰富‘伊敏模式’内涵,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