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第17届东盟“10+3”峰会上,中国提出在柬埔寨、老挝、缅甸3国同时开展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中柬减贫项目近日率先完成验收。经济日报记者持续跟踪该项目进展,值项目验收之际再次进行采访。
近日,历时3年的中柬减贫项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了最后一次验收会议,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是中国国际减贫援助的一次宝贵实践,也是中国2014年在第17届东盟“10+3”峰会上提出的,在柬埔寨、老挝、缅甸3国同时开展的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中,首个完成验收的项目。
硬件改善初见成效
此次验收组由多位拥有丰富海外工程经验的在柬中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组长、中国援柬特本克蒙省医院项目总工程师张金涛表示,参照相关规定,验收组对项目的合同履约、技术资料、工程质量等进行了一一核查,尤其是对合同履约中的资金使用、技术培训、减贫示范等环节进行了多次现场验收和座谈交流。最终认定,该项目各方面落实情况符合规划,满足了合同要求,验收合格。
张金涛表示,在验收过程中,有三点感受让验收组成员们印象深刻。一是硬件改善初见成效。验收组成员、水电工程师王东旭讲了个小故事。在抵达项目落地的干丹省谢提尔普洛斯村和斯瓦安普村时,他心里有些疑惑。“这个村条件还可以啊,为什么选这里做试点。”结果在验收过程中,司机驾车走错路线,误入了邻村,看到那些灌风漏雨的破旧房子时,王东旭才突然意识到,刚才看到的正是中国减贫援助的成果。
3年时间里,项目组为两个村庄建成了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和一处覆盖全体村民的集中供水站,为261户特困户和贫困户重建和改建了住房,132户新建了厕所,为82户家庭接通了电路,给500户发放了省柴灶。
志智双扶才能真“造血”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硬件的改善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着25年减贫经验的中柬联合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袁刚深知,如果将有限的援助资金全部用于两个村的硬件改善,不仅远远不够,而且不可持续,“我们‘输血’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意识和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这也是让验收组印象深刻的第二点。他们在验收过程中走访了多户当地村民,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对于脱贫的渴望和自觉。
张金涛介绍说,一对贫困老夫妇的住房在项目组的帮助下得到了翻新,在中方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开始发展庭院经济和特色蘑菇种植,“现在每天卖蘑菇能挣十几美元,这样的收入已经相当于工厂正式员工了。他们现在还开始向其他家庭推广传授蘑菇种植,扮演了致富带头人的角色”。
袁刚说,村民们对于脱贫的认识不一,一些人对于花时间听项目组讲解技术和发展思路不感兴趣。项目组就根据个人意愿和家庭条件,筛选出一批示范户,先行先试。他们组织村民代表前往在柬的中资农业企业和中国考察,提升他们的眼界和信心,并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项目组先后组织了1期管理培训、3期务工技能培训、6期实用技术培训、3期参观学习培训和2期赴华培训。
经过一系列培训,项目组共扶持起了80户从事小米椒种植、28户从事高温蘑菇种植、200户发展庭院经济、“20+20”个养牛户,还帮助建立了2家洗洁精加工厂。项目组欣喜地发现,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农户已经自发地开荒,在房前屋后种起了蔬菜。经过3年的扶贫援助,村民们主动减贫脱困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
携手战“疫”流露真感情
当地民众与中方项目组之间建立起的友好情谊是让验收组成员们感触颇深的第三点。张金涛说,他们看到了当地村民和项目组之间的融洽相处,体会到了他们对于中国朋友发自内心的笑容,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国朋友即将任满回国的不舍。
对于这一点,项目组翻译周冰姣最有发言权。2020年春节期间,项目组成员回国休假。因为疫情,项目组成员无法按期返柬。自那时起,周冰姣就不断收到来自柬埔寨的问候。两个扶贫村所在县的县长给她发微信打电话,问候专家组的身体状况,并特意强调这个电话不仅代表他个人,更代表扶贫村近4000个村民和乡村干部。
项目组在2月底返柬。抵达金边启用柬埔寨手机卡时,上百条语音留言再次让周冰姣感动,甚至连她在金边的房东都给她发来了问候,“很高兴听到你们平安归来的消息。你们还有你们的老板(组长)都是很好的人。很高兴看到中国(抗击疫情)赢了,祝贺中国人民。我们为能和中国人成为朋友而自豪。中柬人民是手足兄弟,欢迎你们回来”。
经历3年的在柬扶贫,袁刚坦言,无论是全社会动员的减贫氛围,还是政府支持和引导;无论是土地的整体规划,还是民众的积极性,国际减贫援助与国内减贫大不相同。中国的国际减贫援助才刚刚起步,此次项目不仅造福当地民众,有利于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更希望能为未来的国际减贫援助提供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