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华林
四川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成都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78907户,同比增长22.57%,截至11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期末数2892604户,同比增长26.32%,增量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市场主体总体释放企稳向好发展信号,也显示出成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活力。”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傅学坤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新经济高速增长
3年前,成都市委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时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3年过去了,成都新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记者尝试回访3年前采访过的4家新经济企业,结果其中2家婉拒了,理由简单而正当:正在做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信息披露要按相关规定进行。
一大批新经济企业在这3年里不断发展壮大。从事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服务的成都恒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在线平面设计和图片编辑工具Fotor能够一站式满足用户的设计及图片编辑需求,深受欢迎。公司创始人段江告诉记者,目前,Fotor桌面版本与大家熟悉的国际顶级软件巨头开发的Word、Photoshop等知名软件一起,在苹果公司Mac App Store美国区收入总排行榜中已位列前25名。
成都市新经济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如今成都新经济活力指数已位列全国第三,新职业人群规模全国第三。3年前大力发展的数字经济等新产业在今年已成为支撑发展的新动能。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周成介绍,经过3年探索实践,成都的新经济呈现高速增长、迅猛崛起的蓬勃势头。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累计注册新经济企业从当初的24万多家增长到44万多家,7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功能区显现集聚效应
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抗肿瘤和注射剂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药企,1年多前公司把研发部门搬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目前,他们在这里拥有超过70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说起搬进生物城的感受,公司董事长丁兆博士以一组数据作答:“不到2年时间里,我们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人才,包括10多名毕业于国外名校的‘海归’。”他解释说,生物医药行业最看重产业的聚集,有良好的产业生态圈,才能吸引来顶尖的人才,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丁兆说,在未来的几年里,公司在生物城的规模将扩大数倍,计划再引进1000多名高端人才。
丁兆所看重的,也正是成都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所追求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副主任李奇告诉记者,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就是要完善全链条全周期的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从靶点筛选、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临床试验、中试放大到产业化的“一站式”生物医药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技术平台的专业化运营,推动全球生物产业创新成果在成都大汇聚。目前,这里已有26个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了1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签约入驻。
天府国际生物城作为承载医药健康产业的园区,是成都市近几年探索建设产业功能区的一个缩影。同样是吸引企业在特定的区域发展,与传统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相比较,产业功能区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有什么不同?
“产业功能区是传统产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的‘升级版’。”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平对记者分析说,传统的产业园区“重地理集中,轻产业集聚”,在同一个园区里,不分产业行业,不分前端后端,无论有无关联,“捡到篮里都是菜”。“除定位不清晰以外,还有功能不完善、资源不集约等一系列问题,使原有的经济工作组织方式难以容纳新的经济主体,阻碍孕育新的经济活力。”
正是基于这一思考,近几年,成都市在探索建设产业功能区时,更加注重产业细分领域的研究和选择,每个功能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独特资源禀赋、重大城市功能性设施和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科学前瞻研判,精准化差异化定位主导产业细分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高新园区)是另一个成熟的产业功能区,在这里,聚集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形成了包括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在内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圈已基本形成。今年1月份至10月份,该园区进出口值达4001亿元,同比增长28%。
据介绍,目前成都已建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66个不同产业类别的产业功能区,在这些产业功能区里,规划建设了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以科创空间为载体,推动科创资源向功能区集聚,打造发展动力源,最终将实现85%以上的产业配套在功能区内解决。今年以来,这些产业功能区吸引了全市90%以上新增引进项目,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
“给优惠”更要“给机会”
去年,成都市承诺,开办企业流程时限为5个工作日;今年年初,成都开启国际营商环境建设“2.0版”,这一时限变为1个工作日;今年9月,“3.0版”出炉,根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24条改革举措和140个改革点,这一时限被压缩到0.5个工作日以内。
开办企业流程时限从5天缩短至0.5天,只是成都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成都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早在3月初,成都就出台了33条政策措施,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精准纾困。
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给优惠”的同时,成都市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哪里有机会”的堵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推出“城市机会清单”,释放政府、企业两端的供需信息。
“城市发展过程中会涌现大量建设需求和市场机会,而企业信息获取的渠道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存在供需对接不畅、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难等问题,需要政府部门打破供需‘信息孤岛’。”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周成对记者说。
截至今年10月,成都已发布关于“政府需求”“政府供给能力”“企业能力”“企业协作”等方面8批次清单共2800多条供需信息,其中已有1400多条实现精准匹配, 140多亿元融资需求相继落地。
12月13日,最新一批“机会清单”上线,这批由成都市住建局发布的建设领域的项目清单,包括天府艺术公园、成都超算中心等44个项目。
作为公共交通领域内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军企业之一,深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领域多年的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公司是众多“机会清单”受益者之一。去年7月,智元汇中标成都地铁客运服务管理平台项目。成都的“机会”也给予了他们展示的平台,他们自主研发的全息动态感知AI交通出行系统陆续在成都、西安、郑州、哈尔滨地铁上线。“今年底成都地铁线网开通运营里程将达到558公里,客运量将攀升至每天600万人次以上。这意味着我们的成果将有无数的落地机会,对此,我们充满信心。”该公司联合创始人杨牧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