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生态环保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
□ 郭子源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支持和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地方试点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可谓成绩斐然。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超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达1.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相关金融机构还发行了抗疫主题绿色债券,为推动“绿色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谓绿色金融,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化解决方案,其目的是以市场化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体来看,绿色金融体系包含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多方主体,各方各自发挥优势并形成合力,通过信贷、证券、基金、债券、保险等金融业态,为绿色产业发展持续注入资金。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过程中,绿色金融始终会受到掣肘。其中,激励机制尚不完善问题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作为经营主体,金融机构需要考虑其收益能否覆盖成本加风险,但部分绿色金融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较低,部分社会效益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保证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如何更好地调动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成为关键。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此前已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央行的绿色再贷款、绿色MPA考核等,一些地方政府也对绿色项目开展了担保、贴息。但业界普遍反映,从激励措施落地实施看,其力度、效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笔者认为,接下来应持续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机制,特别是要根据绿色金融项目投资巨大、还款期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激励措施。例如,可在政策上考虑给予金融机构更低的融资成本、更长的融资期限,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安排风险分散机制,或给予一定的补贴;可通过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绿色资产权益优先受偿等方法,提高银行业对绿色产业支持的积极性等。同时,还应高度重视相关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并可能通过多个渠道演化为金融风险。因此,监管层要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加强前瞻性研判,并继续深化国际合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