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上源扎曲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这里平均海拔4400米以上,是深度贫困地区。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推进,人们从昔日外迁到逐步回流,从深陷“穷窝”到搬进“福窝”,从非遗文化到非遗文化生产力,牧民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
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结古镇出发,沿着308省道行驶20多公里,就到了玉树市的饮用水水源地甘达村。
在路边最显眼的位置,是村民们致富的起点——甘达利众专业综合合作社。这里有超市、养殖基地、炒面加工坊、冷库基地、手工制衣作坊、喜宴大厅、宾馆等。
2010年5月合作社成立。几年后,甘达村从75户贫困户中选出131位村民,采取合作入股方式,以人均6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为基础,充分利用甘达村交通区位优势,开设了一家百货超市。2016年,超市盈利30余万元;2017年为村民分红60万元;2018年分红65万元。
几乎每个村民都可以在合作社找到适合的岗位。玉树市扎西科街道办办公室主任桑旦兰周介绍,年轻人可以通过参加缝纫培训班制作藏袍,一件能挣45元至50元,质量好的话还能挣到70元;表达能力好一点的,可以去当服务员;对于只会放牧的村民来说,“生态马帮”文化旅游项目给他们带来机会,一个牧民带一个游客,让游客体验最原汁原味的草原生活,一天能挣300元。
超市的后面,是一间大房子,从里到外透着喜庆,每把椅子都套上了大红的椅套……“这是我们合作社的喜宴大厅。”桑旦兰周说,这个喜宴大厅经营起来也有门道:“在没有喜宴大厅之前,村里人一般选择到20多公里外的玉树市区办喜事,一桌就得888元起步。而在喜宴大厅,一桌只要488元,每桌能坐10个人,还提供‘一条龙’服务,所有食材在村里的合作社就可以买到。”合作社还组织村民当演员来喜宴现场演出,每人可以多挣100元。周边的村民也来这里办喜宴,如果太晚了回不去,大厅后面还有宾馆可以住宿。据了解,合作社近几年共解决本村88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8618元。
层出不穷的好点子让村里人脱贫致富,“闲不住、不能闲”的甘达村人,靠着双手不断筑牢幸福生活的根基。
尕松义西曾经生活在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扎青乡达青村,家里兄弟姐妹多,分家后没有牛羊,每年采挖冬虫夏草时也采不到几根,几乎没有收入。由于家庭困难无力建房,尕松义西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只能挤在帐篷里生活。
为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窘境,杂多县拿出最好的一块地,投资1.42亿元建设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牧人希望家园”,全县711户31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入这里。
2016年,尕松义西也搬来了,当地还为他安排了一份生态管护员工作。“生态管护岗位每年有2.16万元的固定收入。搬到县城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上学也方便了。”尕松义西说。
另外,尕松义西还在扶贫物业公司找了份维修工作,每月收入1500元。2018年,他开了一家服装店,每年有稳定收入近3万元。
白玛群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囊谦藏黑陶传承人。2006年,他创建了藏黑陶工艺厂,主要招收囊谦县贫困群众务工。“上班第一天就有工资,每月能挣五六千元。”当地贫困户找到了采挖虫草以外的经济来源。
囊谦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江才桑宝介绍,把非遗的传承发展、开发利用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白玛群加创办的黑陶工艺厂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在培训人才、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白玛群加介绍,截至目前,他教过的徒弟有1773人,学成后有的徒弟留下来继续工作,有的徒弟自己教做藏黑陶,带领更多人脱贫致富。目前,囊谦县因为黑陶实现创业或固定就业达170多人。
今年4月,青海省政府发布公告,包括玉树州囊谦县在内的17个县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正式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