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读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者聚焦——
读懂“蓝领”评职称的深意
11月18日,位于北京丰台区丽泽路的馨福月子中心,专业老师正在给月嫂培训。该中心所有月嫂全部持有高级母婴护理师职业资格证书。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这意味着,快递员、育儿嫂等“蓝领”也能像医生、工程师等“白领”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了。此前,有些地方还探索给农民评职称,为人工智能专业增设职称等举措。

快递员、育儿嫂、职业农民等群体能评职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这些职称评定会否中看不中用?如何进一步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潜力?一些读者来信提出了建议。

不能只是一张证书

胡建兵

多年来,国内企业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前者按照五级技工等级认定,后者沿用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者互不相通。人社部此次印发的《通知》明确,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将支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企业按规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建设的证书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

“蓝领”可以像“白领”一样评职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但这不仅仅是一张证书而已,关键是在获评职称后,能否享受相应的待遇。因为,既然给“蓝领”评了职称,就是对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肯定,就需要给他们相应的待遇,有必要将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否则,职称评定只是徒有虚名,只能让“蓝领”们失望,也不利于企业发展。

实际上,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给予评职称的“蓝领”相应工资和福利待遇,表面上可能会使企业增加一些支出,但却有利于企业发展。试想,“蓝领”能评上中高级职称,肯定是职工中的佼佼者,企业给予他们相应的待遇,就能将这些优秀的“蓝领”留住,如果企业的中高级职称“蓝领”越多,就有利于吸引到更多业务,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企业不能只算小账,而是应该算大账,不能只算眼前账,应该算长远账。企业如果能给获评职称的“蓝领”相应工资和福利待遇,那会促使更多“蓝领”更加努力,认真钻研业务,更好地服务企业,为企业做大做强贡献力量。这恰恰是职称评定的意义所在。

(作者地址: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

健全职称评定体系

许 兵

一般来说,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行业很重视职称,因为职称关系着荣誉及经济待遇。眼下,快递员、育儿嫂等“蓝领”也能参加职称评定,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需要改变观念,提高职称的含金量,使其成为职场“硬通货”。

首先,要使职称获得者真正受益。相关职能部门应完善相关举措,推动“蓝领”职称获得者与“白领”职称一样享受养老、医疗、积分落户、积分入学、劳模评选等待遇,同等职称同等待遇。

其次,要健全“蓝领”职称评定体系。“蓝领”职称以实用型为重点,职称评定应与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行业有所不同,在论文、外语等方面可适当放宽,突出实操技能、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权重。为此,需要深入调研,建立健全新的评定体系。

此外,应提倡快递员、育儿嫂等“蓝领”职称“有价”“更高价”。在薪金、待遇等方面,要体现出优秀者“优酬”观念。为此,政府部门可采用指导薪酬、提高养老金比例等方式来体现。

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蓝领”职称应成为“硬通货”。期待各地各部门通过细化相关政策,完善薪酬待遇等配套,让更多“蓝领”争相评定职称,让行行都能出“状元”。

(作者地址:四川省马边县民建镇滨河路)

民企应重视评职称

丁慎毅

无论是快递员还是育儿嫂,现在能评职称了,自然让人高兴。可是,有些人还在关心一个问题:评的职称到底有没有用?

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职称往往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里“有用”,民营企业的工资是与员工对企业贡献挂钩的,与职称关系似乎不大。比如月嫂,其工作需要相当的专业素质,即使跳槽,也是在民营企业里打转,有的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也许看职称,但显然更看重其实际能力。

其实,民营企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技能进步。有人对汽车行业油漆工分析时发现,一个技能低的工人仅在使用喷枪一项上,一年就会浪费近10万元油漆。因此,即使从投资与回报关系考察,民营企业加强对员工技能培训,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也就是说,做好职称评定,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人才成长,对民营企业也是非常有益的。

今年3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作出安排。人社部近日印发的通知明确,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其中,特别强调“要将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纳入人才统计范围,并按规定落实相应人才政策”。这显然有利于为职称增加含金量。

今年7月份,杭州“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根据相关政策,除了在杭州购买首套房可获得100万元补贴外,他还能在医疗保健、子女就学、车辆上牌等方面享受照顾。如果各地都能服务好民营企业,促进企业做好职称评审工作,并将其纳入到城市人才奖励政策中来,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同样可以成为城市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创新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农民评职称添活力

黄宗跃

近年来,很多地方探索推行将“农民”作为一项职业纳入职称评定范围。给农民评职称,这自然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特别是在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更具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人才很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专家、科研人员等高端人才,更需要有一大批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有技术、有能力的职业农民来担当主力军。或许,这一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学历不高、没有论文发表,但经年累月地与土地打交道,熟悉各类种养技能,实际上他们恰恰就是乡土人才。让他们也能像医生、教师等“白领”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不仅是对农民群众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更让人们看到了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职业的广阔前景。

毫无疑问,给农民评职称,将进一步提升职业农民的获得感、归属感,激发乡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同时也将吸引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返乡大学生、有技术有项目的返乡创业者积极投身于农业农村发展,吸引人才回流,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此外,也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于身边的“领头雁”,村民们不仅会看在眼里,更会效仿学习,从而激励更多农村青年成长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乡土人才。

事实上,给农民评职称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投入乡村振兴事业,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对获得职称的职业农民,要在提供信息技术、融资支持、产品推介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优先安排学习培训,获得财政资金支持、政策补贴等,为他们干事创业创设更多有利条件。随着农民群体职称评定制度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队伍定会不断壮大,获得科技“嫁接”之后的乡村振兴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作者地址: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