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省天柱县:
“五个一批”助搬迁户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李田清

“彭文钦为了搬出大山,把家里的三代陪嫁水桶给砸了。”在贵州省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山移民安置区,侗族搬迁户彭文钦“砸桶出山”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佳话。

当记者走进彭文钦的家时,彭文钦正在厨房淘米、洗菜。“以前,我们吃水全靠肩挑。现在我们也成了城里人,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说着,彭文钦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澈的水流汩汩而出。

记者好奇地问:“当年为何把家里的水桶砸了呢?多可惜!”

“老人难舍故土,无论如何动员也不愿搬迁。于是,我带头砸了家里的水桶。”彭文钦说。

3年前,彭文钦一家还在社学街道平甫村的大山里生活。平甫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缺水少田,是天柱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三年两头旱,吃水贵如油”,这是平甫的真实写照。“但凡嫁到平甫来的媳妇,什么嫁妆都可以没有,唯独水桶是必不可少的。”彭文钦说,从爷爷到他这辈,家里有3对陪嫁水桶,分别是奶奶、母亲和妻子的。遇到干旱季节,村里的3口水井就没水,只能去2公里外的一口古井打水,经常是排几个小时的队也难挑到一担水。“打着手电筒,熬夜排队等水是常有的事。累了,就垫些稻草席地而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彭文钦唏嘘不已。

2016年,天柱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起初,许多村民难离故土不愿走。“住在这山沟里,吃水难、行路难,为什么不搬呢?”彭文钦着急了,于是抄起扁担,“咣当”一声,将家里的陪嫁木桶“破了肚”……村里年轻人也纷纷效仿彭文钦,毅然砸了家里的陪嫁水桶,下决心搬迁。

2017年3月,彭文钦一家与干背充自然寨的28户村民一起,集体搬迁到联山移民安置区,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新房。该安置区地处高速公路口,区内入驻有中药、制衣等加工企业,还配套新建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应俱全。

近年来,天柱县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扶持创业、建立工作站、开发公益岗位等“五个一批”,为移民搬迁户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挪穷窝”后的彭文钦,也在思考着如何实现搬迁与脱贫、安居与乐业同步。2017年4月,彭文钦联合村里5户贫困户成立合作社,贷款15万元,流转村里108亩荒山,开始种植黄精。功夫不负有心人,荒山很快变成了药材种植基地。

如今,基地里的黄精长势喜人,并开始产生效益,每亩收入达5万多元。合作社根据社员股金和劳务投工,实行定期分红。

走出大山,住进新楼,逐步脱贫,彭文钦那开心的笑容绽放在淳朴的脸上。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