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开园以来,游客数量虽比去年减少,但进入二季度后,尤其是国庆、中秋双节,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餐饮店、民宿每天都爆满。”来到被称为“贵州仡佬第一村”的贵州省石阡县佛顶山村尧上民族文化村,佛顶山村党支部书记黄秀金说。
佛顶山村是一个以仡佬族为主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全村辖11个村民组,共有324户1294人,其中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53人。该村于2016年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
尧上民族文化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是石阡县最贫穷、最封闭、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2003年,时任石阡县委书记麻绍敏来尧上村调研,看到尧上村虽贫穷,但森林覆盖率高,山奇水秀,还有山地、河谷、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加之民风淳朴,有独特的仡佬族民俗文化,“要想脱贫,就得吃生态饭,走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
在县里的倡导和支持下,佛顶山村村民投工投劳,硬是修通了通往县城的12公里路。
2003年,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改善,尧上村开始吸引周边游客,山上的土特产还换回了不少钱。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尧上村村民渐渐开起了饭馆,建起了客栈。后来村里又成立了旅游协会,有90多户入股,安排40多名村民就业,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有了收入。
近年来,尧上村村民小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提升接待能力和接待容量,搭建起旅游扶贫的大平台。
“去年以来,尧上借助现有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仡佬族民俗文化,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和苏州对口帮扶等政策机遇,通过整合生态、文化、政策三种资源,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胜地。”石阡县文旅委主任彭辉说。
他们的做法是:
以项目、能人带动,进行就业扶贫。2018年通过项目实施,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50人次,通过能人经营农家乐、乡村旅社、电瓶车等,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08人。
以流动商铺带动,助推创业扶贫。将尧上景区入口处位置最好的10个商铺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经营,带动全村贫困群众10户46人创业增收。
以特色产业带动,促进造血扶贫。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中药材1200亩、苗木苗圃1000亩、精品水果1000亩,开发销售神仙豆腐、黄水粑等特色旅游小吃,组织贫困户种植绿色蔬菜,养殖土鸡、土猪、山羊等,辐射带动贫困人口356人。
以集体经济带动,保障兜底扶贫。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餐饮、住宿、固定资产出租等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按照“721”的分配模式,将70%的收益分给兜底贫困户。
同时,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采取“支部带协会,协会促产业,产业促发展,发展促和谐”的“一带三促”方式,探索出一条由“建设乡村”向“经营乡村”转变的乡村振兴管理新模式;以“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为抓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引导能人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规范经营,带领村民抱团发展。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石阡县旅游综合指标正在稳定有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