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疆沙雅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
一把钥匙打开三把锁
本报记者 乔文汇 通讯员 邓丽娟
金秋时节,在新疆沙雅县棉田里,大型采棉机在采收棉花。
柳玉柱摄(中经视觉)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走进棉花种植大县——新疆沙雅县,广袤的棉田一眼望不到边。从“补丁田”到“大条田”,从碎片化耕种到集约化经营,沙雅棉田的变化,主要源于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2017年6月,沙雅在渭干河灌区启动这一项目,涉及7个乡镇132个村,总投资12.92亿元,覆盖50万亩农田。截至目前,已完成计划内全部任务,灌区水利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正有序推进。

3年多来,该项目有效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生态环境改善和相关产业集聚。可以说,当地用一把钥匙,打开了三把锁,开启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之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试点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已不单是一项水利工程,还撬动了农业、经济、生态等领域一系列变革。”沙雅县县长夏帕克提·吾守尔说。

破解耕地碎片化

将约13.5万块面积在1亩至5亩的“补丁田”,整合成100亩至300亩的“大条田”,涉及项目区内近2.18万户农户。按照规划,沙雅县将土地平整作为开展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先手棋,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先进适用技术创造了条件。

试点项目由企业运作实施。同时,沙雅县以项目为契机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试点项目区已组建种植业合作社82个、劳务服务合作社39个、家庭农场15个。

为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沙雅县根据不同经营模式,确定相应分配方式。对“农户+合作社”模式,以土地入股量分红和田管劳动量支付报酬;对“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采取“保底收益+劳务费+增产提成”形式,让农户享受收益;对“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则采取“保底收益+劳务费”分配形式。

作为第一批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户,伊里亚斯·沙依普一家尝到了甜头。“2018年,我家的12亩地流转给了利华公司,每亩地每年700元流转费。”他的大女儿和儿子成了“双薪农民”,除了土地流转费,还应聘成为管地工,有土地管理费收入。他提到的利华公司,正是负责项目中21万亩土地平整的沙雅县利华创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赵振新介绍,试点项目不仅让农民得实惠,也使得企业的原料供应得到了保证,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破解了耕地碎片化,沙雅农业提质增效效果明显:试点项目区棉花品种从过去的100多种统一到3种,机械采收率由2017年的5.2%跃升至95%,每公斤价格则较其他产棉区高出0.3元。与项目实施前相比,2019年亩均增产90公斤,亩均增收600元左右。

突破水资源约束

沙雅县域内虽然有塔里木河流域和渭干河流域两大灌区,却长期“喊渴”。如何突破水资源约束?沙雅县将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作为从根本上解决难题的重要抓手。

村民伊里亚斯·沙依普告诉记者,县里推广节水滴灌,不但节省了近一半水费,每亩地少用了半袋化肥,棉花产量还提高了100多公斤。“这不等于我们又多了几亩地嘛!”

“测水到乡、到村、到试点项目区,核算到用水户”是沙雅县推进试点项目建设、完善节水工程体系的重要原则。沙雅县在试点项目区建设了现代农业水利管理信息平台,采用“泥沙全过程处理、一池多系统、水肥一体化、磁化水灌溉、低压小流量”等高效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从粗放用水向制度节水转变。

每家农户都节约,全灌区农业节水量就很可观了。统计显示,2019年试点项目区每亩实际用水比2017年减少82立方米,渭干河灌区引水总量减少2200万立方米。受益于推广测土配肥、水肥一体化,每亩平均节肥30%。农业生产节省的水资源,使得有更多水量可供调度,该县将试点项目年度限额结余水量,优先用于新增人工生态林和自然生态灌溉。

试点项目破难题

记者在沙雅县采访了解到,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的深入实施,催生了相关市场需求,吸引了一批棉纺、农机制造、节水设备等关联企业落户,产业聚集效应初显,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产业发展难题。

3年多来,利华棉业、正伦实业、新疆天玉种业、守信种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沙雅已初步形成了种、肥、水、农机制造等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沙雅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位于该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主要生产采棉机、播种机、残膜回收机等。据公司人事行政部高级经理吴永丞介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与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理工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计划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到公司工作。

此外,试点项目的实施让近2.7万名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带动了整个沙雅县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