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0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省衢州市兴办各类乡村讲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乡村讲堂为振兴添能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 文
日前,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在小南海镇乡村振兴讲堂“实话实说”教学点开展家风家训宣讲活动。
(资料图片)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乡村振兴讲堂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培训活动。图为大桥头乡大桥村开展面点技能培训。
(资料图片)

浙江省衢州市建设各类乡村振兴讲堂,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实用技术培训、人才引进培育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地区思想观念、产业发展等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乡村振兴助力。

最近,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溪口村村民卢俊峰忙开了。参加完村里开办的脱贫课程,他学到了当地麻鸡的养殖技巧。按照老师们教的方法,他在竹林里养了1000多只麻鸡,预计一年能挣10万元。“多亏了乡村振兴讲堂,让我走上脱贫致富路。”卢俊峰开心地说。

如今,乡村振兴讲堂遍布衢州1300多个村。乡村振兴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说身边理,既宣讲政策、弘扬美德,也辅导实用生产技术,让农民群众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

理论宣讲接地气

9月的一天,上午9点半,龙游县湖镇镇地圩村村民叶金友就向村口的乡村振兴讲堂走去。讲堂10点钟正式开讲,他提前半个小时,是希望能够坐在前排。

推开教室大门,出乎叶金友的意料,教室中靠前的座位几乎已坐满,大家围绕着感兴趣的话题正在热烈交流。“现在社会发展多快,不学习不行!得认真听课。”叶金友说。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湖镇镇“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蒋静静开始了理论宣讲。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还得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什么?就是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啥叫乡愁?”叶金友问。

“乡愁啊,咱们小时候是不是都到河里去游过泳、捉过鱼、摸过虾?这就是乡愁……”蒋静静回答。

老师讲得生动,村民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村民徐伟每节课都不落下,他已经记了厚厚一本听课笔记:“课堂上讲的我们都明白,不懂我们就问,一遍不清楚老师就讲两遍三遍,直到我们都听懂。”

“在乡村振兴讲堂,宣讲团成员们活学活用,用质朴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理论宣讲在基层落地生根,以丰富的精神食粮滋润基层广大群众的心田。”衢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增强宣讲的感召力,让老百姓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乡村振兴讲堂还将理论宣讲融入小品、歌舞等文艺形式之中,寓教于乐,以“身边事”宣讲“大政策”,让群众在欢乐中接受教育,学习新思想、了解新形势、掌握新技能。

形式灵活多样,宣讲入脑入心。衢州乡村振兴讲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课,每个讲堂均配备“一书一章”等必学书目和党史、新中国史等学习教材,每周在讲堂集中组织党员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至今已累计开展学习教育4400余场,参与党员群众48.9万余人次。

技术辅导添生气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讲堂直面基层,既宣讲政策理论,还教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大家注意,这道菜的奥秘在于面粉和泡打粉的比例为7∶3,稍有偏差味道就不正宗。”开化县芹阳办事处把乡村振兴讲堂搬到一个名为“密赛柒号”的农家乐里。开化大兴饭店主厨何峥嵘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堂农家菜烹饪课程——糖醋排骨和素肉丸子。

前一天,乡村振兴讲堂就发布了课程表。一大早,40多位妇女自发来到厨艺培训教学点,等着老师来讲课。这本是一堂实践课,现场安排4个灶台,名额限定15人。可慕名前来的村民太多,把何峥嵘和灶台围得水泄不通。何峥嵘一边演示一边传授“秘诀”,村民们一边看一边拿出纸笔详细记录烹饪细节。

不一会儿,两道菜就摆上了桌。“大厨师烧出来的,就是好吃。”大家边试吃边竖起大拇指,对色香味俱全的农家菜赞不绝口。

这样受欢迎的课程在衢州乡村振兴讲堂中并不罕见。不久前,龙游县“鱼跃龙门”讲堂开讲,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养殖户前来听课。

“以前都是口传心授的养鱼经验,现在有专业老师讲解科学养鱼技术,效果不一般。”多次参加课程的尹征直言收获不小。几年前,他承包了15亩鱼塘,因为养殖技术不过关,经济效益低下。去年下半年,听说当地的渔业龙头企业浙江龙和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开设了“鱼跃龙门”讲堂,他就主动报了名参加学习。如今,从一年只养一季鱼,到一年养两季,亩产达2000斤以上。尹征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鱼塘增加收入3万多元。

实用技能培训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针对农户增收难题,衢州依托讲堂组织开展特色种养、来料加工、家政服务等多种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致富技能。一年来,乡村振兴讲堂举办各类技能培训2190场,培训低收入农民2.3万余人次,转移就业8300余人,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17亿元。据统计,衢州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9.8%和13.8%。

培育人才有朝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衢州依托讲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特色人才发展计划,培育形成了万人规模的衢州“乡土百师”特色人才队伍。

“手机成农具、数据作农资、直播当农活。”每天晚上7点,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倾城园艺的多肉植物大棚里,环形补光灯一亮起,徐晓华就准时坐上主播台。他是衢州乡村振兴讲堂培养出来的农民主播,每次直播2至3个小时,销售额不菲。

徐晓华经营着上千个多肉品种,年销售额约500万元,网络销售占70%以上。为培养更多像徐晓华一样的农民主播,万田乡村振兴讲堂开设了“农民当主播”村播培训课程,邀请以“直播+电商”为特长的专业互联网公司相关人员担任授课教师。今年4月,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学院在万田乡村讲堂“开学”,共有3100人次接受农民主播培训,培养出一大批直播“尖子生”。

衢州把乡村振兴讲堂作为培育特色人才的重要基地。该市制定出台《乡村振兴特色人才创优计划》,目前已在讲堂开展特色人才培训1200多场,建立人才工作室20家,带动特色人才总量从1.93万人增长到2.4万人。据介绍,全市乡村振兴讲堂计划在3年内培训10万名农村致富能手、1万名技能型乡土人才。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