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威海:
精致小康高品质
本报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任现辉 杜晓莹

山海相依,秋色宜人。进入10月份,山东威海迎来“湛蓝时节”,“威海蓝”开始刷屏朋友圈。而在威海市民眼中,除了优美的生态环境,精致幸福的小康生活更令人舒心惬意。

近年来,威海以全面小康为目标,以精致为灵魂,以幸福为坐标,用足“鲁绣功夫”,绣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城市蓝图。如今,对于威海市民而言,在家门口的130余个口袋公园中,在7213个错时开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里,在全市395处老年餐桌上……威海交出了一份精致小康的高品质答卷。

“十一”假期过后,儿子返回学校,威海市民王丽荣又开始了她的“平静”生活。

“走啊,去市集!”下午3点半,在微信上约好老姊妹,王丽荣戴上新入手的碎花丝巾,蹬上运动鞋就出了门。一楼挑点时令生鲜蔬菜,二楼逛逛美食小吃,再到顶层运动休闲公园遛遛腿脚。今年5月份,占地近9000平方米的万福邻里市集一开业,王丽荣的“买菜日程”就一加再加,安排得满满当当。

以前,王丽荣家附近只有一个“马路市场”,每到营业时间,本不宽敞的马路就会被汽车、行人、摊位等堵得水泄不通,不仅买菜要“掐点”,还得时刻留心安全问题。

经过有关部门重新规划建设,“马路市场”退路入室,空中还建起了屋顶公园——万福邻里市集的出现,解决了困扰当地居民的交通拥堵、无休闲健身场所等一连串问题。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总会有一些“成长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威海没有畏难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解决低效用地问题,威海市成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规划整治工作专项小组,启动中心城区低效用地规划整治工作,摸排出40个低效用地地块,并制定出3年整治计划;为了增强群众幸福感,威海打通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政府管理平台之间的对接渠道,热线事项同时派发相关管理部门,进而快速高效解决群众诉求,一项项改革举措让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精致小康,就是百姓的生活琐事有人问、有人听、有人管。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表示,老百姓满不满意,生活方不方便,能否出行顺畅、居住惬意、有病无惧、老来无忧,是威海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精致城市的重要衡量标准。

每天上午11点,到暖心食堂“报到”,利用餐前时间与同村的老伙计拉一拉家常。11点半,一分钱不花的两菜一汤准时上桌。平时家里有啥难事,跟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打个电话唠叨两句,一准给解决——今年84岁的荣成市夏庄镇石硼丁家村村民丁桂兰说:“这日子过得真不糙。”

为了让社区及农村居家老年人吃得好、吃得健康,威海市已建成30处社区食堂、395处农村老年餐桌,覆盖600多个社区和村庄,日均为1200余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近万名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今年7月4日,威海市荣成市115家暖心食堂集中开业,为农村80周岁以上老人、农村特殊困难老人每周提供5次以上免费用餐服务。

深秋的新威附路,街道上各类文创店铺鳞次栉比。作为威海市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代表,这条100多岁的“网红”老街上满是前来打卡的游客。

对于街上的“房客们”来说,新威附路可不仅是一条文化创意街区,更是一条幸福街区。扎根老街6年的云南小厨饭店老板曲刚说:“以前杂乱无章的各种线路不见了,坑洼的人行道被铺上了马牙石,梧桐树下安上了防腐木座椅。真没想到,这条街区能发展成现在这样。”

背街小巷“靓”了,老旧小区新了,停车不再难了,点滴小事最暖百姓心。坚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是威海持续提升全面小康“温度”的朴素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威海市先后实施了9个批次的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各类实事181项,让市民群众收获了“稳稳的幸福”。2019年以来,威海集中打通21条“断头路”,新建10个停车场,免费向社会开放227所学校体育设施等。这些,都是威海打造精致城市交出的实实在在的民生答卷。在以群众幸福感指数为标准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中,威海更是跻身全国前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