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秋副刊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0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忆那碗伏子酒
□ 涂玉国

几天前,母亲接到妹妹从武汉打来的电话说,中秋节将回襄阳过节。听到这个消息,母亲连走路都轻快了许多。“你妹妹过年时说要回来,可是因为疫情没有回来。这回总算要回来了,中秋节可要好好过,你妹妹最喜欢喝我做的伏子酒了。”母亲高兴地对我说。

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中秋节吃月饼只是一个梦想。好在中秋时节,正值收获季节,巧手的母亲总会变着法子做出许多吃的喝的来:清香的红枣馒头、咸香的花生、黄亮亮的咸鸭蛋、甘甜的伏子酒……其中,最难忘的莫过于母亲亲酿的那甜蜜蜜的伏子酒了。

中秋节喝新做的伏子酒,是鄂西北地区过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而母亲做的伏子酒一直是十里八村最好的。

伏子酒好坏的秘密,全部藏在一粒小小的甜酒曲中。母亲从外婆那里继承了祖传制作甜酒曲的手艺。每年三伏天里,母亲便会挑寻一片长得壮壮实实的辣蓼子,在清晨水汽刚干时捋上一小篮子碎米状的蓼花,晾干择净后,把刚打下来的新糯米,用擀面杖擀成米粉,拌上辣蓼子花,撒上水,捏成一个个圆滚滚的米团子,然后均匀放在晾干水分的白茅草上,再在上面盖一层茅草。两三天后,那些米团子便会发酵,长满白色的绒毛。一周后,把这些米团子放在阳光下晒干,就魔法般地变成了甜酒曲。

中秋节前,正值新稻收获,用新米做的饭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用来做酒格外甘甜香浓。母亲会煮上一锅糯米饭,待到七八成熟时,盛到洋瓷盆里,放至温热,将甜酒曲擀碎撒在米饭上,搅拌均匀,装进土坛子里,密封后放在室内,经过一个星期发酵,就酿成了伏子酒。

还记得年少时候,每年中秋节这天,父亲会在堂屋的供桌上,摆上酒、花生、红枣、柿子等,算是一种简单的祭祀。夜色降临,父亲早早地在小院子里摆上桌子、凳子,母亲则忙着做各种食物。过去,襄阳人过中秋,吃东西特别讲究要与圆有关,如芋头、柿子、鸡蛋等食物都是圆形,或扁圆或椭圆,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等到一轮满月升上天空,全家人坐在树影婆娑的小院子里,一边听父亲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的故事,一边喝着新酿的伏子酒,吃着软糯软糯的芋头、金黄金黄的牛眼柿子、通红通红的干枣子……那盛放伏子酒的粗瓷大碗里,一颗颗小米粒和桂花在酒水中起起伏伏,颇像一只只小蚂蚁,正应了“绿蚁新醅酒”的诗意。喝上几口,幸福的滋味便一点点在心底升腾起来。

随着家里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中秋节吃月饼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记得第一次吃月饼,父亲拿出3块印着简单花纹的月饼,每块用刀切成了四瓣,码放在盘子里端上小方桌时,在月光下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荷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从边上轻轻咬下一小口,那种酥酥甜甜的感觉直抵心底,快乐的气息瞬间弥漫了整个院落。

后来,中秋节吃月饼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姐妹三人也陆续成家立业,分散在各地。但每年中秋节,喝母亲做的伏子酒,却是一道不变的仪式。每次姐姐和妹妹返程时,母亲总会给每家带上一大罐伏子酒,让她们时常煮上一碗,品尝家的味道。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家的意义,重新领会团圆的意义。中秋节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小家的团圆和幸福,才汇聚成了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让祖国更加强盛、社会更加和谐。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