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秋副刊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0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乡念故总如初
□ 敖 蓉

八月秋风起,人间正团圆。我们抬头望着夜空,历数月转圆缺,终于盼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

中秋起源于上古,各种民间故事都述说着花好月圆的寓意。时至今日,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同样表达了当代人对美好节日的期望。

吃月饼、拜月亮的民间习俗依然在神州大地延续流传,嫦娥、后羿、吴刚的传说从老人的描述里传到了孩子的耳中,庆祝丰收、阖家团圆的喜悦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丝毫的褪色。

不过,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大家对节日怎么过,有了与往年不同的打算。

出游是往年人们过节假日的首选。带着父母儿女一起欣赏各地的秀丽风光,感受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放松心情,是最值得期盼的事情。今年,许多人虽然也计划了出行日程,但是去哪儿玩的方式变了。

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规定,人们把出行的脚步更多地迈向了城郊的乡村、城里的博物馆。各地也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中秋活动。以北京为例,虽然火爆的故宫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到10月7日为止的门票早已预约售罄,不过能去的地方还有很多,白天有菊花文化展、草莓音乐节、盛大的国际车展等,晚上有圆明园皇家夜市、八达岭长城夜游、雁栖湖夜航……不胜枚举。

不远游的中秋,就和亲人一起看看家门口的月亮吧,同样会令人难忘。我们欢度中秋,不就是向往这样一份思乡念故、追求幸福的深情,让朗朗月华照映着彼此珍视的容颜。

团圆始终都是中秋佳节最浓烈的情愫。即便身在异乡,与家人分离,几句问候和关切也能让如水月华流进心田,滋润漂泊在外的孤寂。

中秋之月“年年望相似”,块块月饼则各具地域特色,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当代人吃月饼总是在吃的喜悦与长胖的担忧中难以取舍,但月饼始终是这一天的主角。

无论是五仁馅、豆沙馅、蛋黄馅,还是各种新鲜出炉的配方,一家人围坐一起吃月饼依然是当代人过中秋最重要的仪式和执念。

与月饼曾经变为礼尚往来利器不同的是,近几年月饼重新回归家庭,消费风气变得清新起来。节前出炉的相关消费数据显示,51.1%的消费者购买99元以内的月饼,购买300元以上的消费者占比仅为2.3%,大部分月饼的价格也重新回到了亲民化的道路。

口味创新亦成为当下月饼文化的热点。虽然大多数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仍旧是传统口味月饼,豆沙、莲蓉等还明显占据优势,不过肉松、抹茶、芝士等创新口味的月饼也已被许多人接纳。前几年,关于五仁馅到底好不好吃的争论,在2020年已成为“冰皮月饼好吃吗,怎么做”的讨论。

不管口味如何变,中秋的情谊仍会随着酥与饴的小饼甜入心中。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