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座青山,那片茶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永刚

高山云雾出好茶。

贵州“地无三尺平”,处处有高山。车行山间,云雾缥缈。“高山云雾”不稀罕,但茶却不常见。

我们留宿大山深处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为的是第二天到中寨能够更近一些。到中寨去,正是为了看茶。

早晨,迎着蒙蒙细雨,汽车向茫茫大山进发。车窗外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雾,仿佛行走在云海中。数不清拐了几道弯,那湿漉漉的晨雾才开始消散,山谷亮堂起来。极目远眺,山从云雾中钻出,云雾在山间升腾飘散。

中寨是沿河县一个偏远乡镇,层层叠叠的大山,把它一层一层包裹起来。从对面的山头望去,小镇约隐约显,好像从云端飘落的海市蜃楼。

我们绕道德江县,翻山越岭,终于走到中寨镇。

盼来了一车茶苗

“白叶一号”这几年在贵州东部的武陵山区越来越响。这片茶叶从遥远的浙江,来到山高路陡、云雾不散的贵州大山里。

“白叶一号”的故乡是浙江安吉一个叫作黄杜的村庄。2018年4月,靠栽种白茶富裕起来的20名黄杜村农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要捐赠1500万株安吉“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

在多方努力下,黄杜村最终确定把茶苗捐赠到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3省4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沿河县的“白叶一号”栽种到了中寨镇志强村、三会溪村和大宅村。

“白叶一号”落户中寨,是一件让当地人激动不已的事情。志强村第一书记石捍南说,农民不会用语言来形容,但他们用行动表达着激动的心情。

2018年夏天,“白叶一号”茶苗运到中寨镇来。因为通往镇里的山路不好走,只好大车换小车,拉到镇政府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多。石捍南和村干部组织人们从镇上接茶苗,往村里送。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全村一下子来了150多人,一直忙乎了3个多小时,才把茶苗运回村里,之后又把茶苗拉上高高的山坡,一棵一棵精心种植下去。

“村里人盼望茶苗的那份心情,让我今天想起来都激动。”石捍南一直记得那天的热闹场景,记得村里人那份激动的心情。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说,“白叶一号”能落户中寨这3个村庄,带给大家的是感恩奋进的情感。

我们爬上志强村后那面叫作中岗岭的山坡。茶苗一行行铺排在缓坡上,给秋天的山坡添了层层叠叠的绿。从遥远的浙江来到这片山上,才短短两年,这些茶苗已经透出茁壮的绿色。它们给这片山岭添了绿,它们带来的变化又不仅仅是这一片绿。

改变了一座大山

贵州有栽种茶叶的传统。据说,单单是志强村,现在还有上百棵老茶树。交通不便,大山把人们阻隔在一个个村落里。套用一句“专业术语”:这山里有产品,却难成产业。

志强村的上百棵老茶树就那么默默生长在山岭梯田中,茶叶仅供村里人自己泡饮,他们没有想过种茶也可以致富。

苞谷、红薯是这片土地上最传统的作物。3年前,石捍南被县里派到志强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走访中看到,还有一多半农户住在用竹板作挡风墙的房子里。石捍南和村里人深知脱贫必须要发展产业。但他们当时能想到的产业,也仅仅是动员村里人种辣椒。

谭鹏飞到中寨担任镇党委书记4年多了。他走遍了全镇14个村落,在150多个寨子寻找脱贫产业。这位年轻的党委书记看到茶树,想到过茶叶,但全镇只有志强村零星的300多亩山坡有茶树,对于发展这个产业,他们有过想法,但没有信心。

“如果不是浙江黄杜村送来这些茶苗,今天的中寨恐怕还发展不起茶产业来。”谭鹏飞说起这些年发展产业的曲折,由衷地感慨。今天,中寨镇已经种了5050亩“白叶一号”,而且还发展了550亩绿茶。14个村子有10个村都有了茶叶,全镇茶叶已经发展到8390亩。

“‘白叶一号’来了以后,茶叶成了我们镇里最大的产业。”谭鹏飞说,“白茶一号”让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脱贫产业发展的方向。黄杜村的乡亲不仅给这里送来了茶苗,还带来了管护技术。2019年,第二批茶苗栽种的时候,黄杜村来了两个行家手把手技术指导,在这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志强村和三会溪村地挨着地,山连着山。翻过大山的那一边,是大宅村。“白叶一号”栽种在村外的一片大山上。产业路已经沿着山岭通向山顶,茶叶基地附近的厂房也刚刚建好,一个茶叶加工厂即将出现在这山岭间。

山,还是那座雨雾弥漫的青山,岭也还是那重重叠叠的山岭。因为有了“白叶一号”,这一方山水多了一个脱贫产业,多了一份致富希望。

“一片茶叶,改变了这一座大山。”石捍南说。

最生动的变化是人

“白叶一号”给中寨镇带来的变化,写在那满坡绿色上,藏在人们对脱贫产业的希望里。

“白叶一号”开启了一项脱贫产业。志强村2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参与到茶叶合作社,大宅村“白叶一号”带动139户贫困户脱贫。到茶园干活,每天能有80元到90元的收入。老党员田景花说,他去年在茶山的务工收入就有8000多元。

“白叶一号”带来的更深刻变化还在这看得见、算得出的收入之外。我们在村里听到许多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这方山水的变化。

“宁愿把家门抛掉,也得把白茶种好”,这是人们形容张勇的一句话。40岁的张勇从贵州某大学毕业之后回村。为了脱贫,他参加了村里的合作社,而且兼任村会计。2018年夏天,“白叶一号”来了。从第一棵茶苗栽下开始,张勇的心思就全放到了这片茶叶上。他回到村里认真经营云雾茶合作社,钻研栽茶技术,学习茶的相关知识,还兼任了中寨镇茶叶协会会长。

石捍南笑着说,张勇除了村里的事,还张罗着全镇的茶叶发展,“到这个村讲讲,去那个村看看,时常还得去县里参加活动,比我还忙”。

张勇的故事是听别人讲的,廖三勇的经历则是他自己讲述的。2017年,廖三勇50岁。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20多年之后,他回到村里,不想再出去了。在村里能干什么?他从网络上了解到卖桃子能致富,就想栽桃树。他找到石捍南,想看看能否得到一些支持。石捍南告诉他,如果是自己干,村里不支持;如果带着老百姓一起干,工作队可以支持。

廖三勇听从第一书记的建议,组织几家人办起了合作社,那年栽的是辣椒。“年底一算,没有亏,工资加土地流转费用,我就发出去8万多元。”他说,领钱的都是村里人。

第二年夏天,“白叶一号”来了。廖三勇毫不犹豫加入云雾茶合作社,“这么好的茶种到了我们家的山上来,我就是不睡觉也愿意干”。

栽种“白叶一号”,让这位年过半百的农民体会到了另一种价值。2018年,他被村民选进村委会。2019年4月,他认真地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20多年前有人推荐我当村干部,我觉得到外边才有奔头,就外出打工去了。”廖三勇说,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人生难得几回搏,他把参与栽种“白茶一号”,当作自己人生难得的“一搏”。当村干部是给自己一个平台,他现在就是要在这个平台上给群众办事,帮村里脱贫,也展示自己。“将来,我也可以给孙子讲讲,山上的茶叶是我参与栽种的,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搏,我也出过力。”说到这里,这位农民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为“白叶一号”而振奋的人在志强村还有很多。如今,参与管理云雾茶合作社的人中,有4人都是多年在外打工、为“白叶一号”而回来的。30岁的张稳、47岁的宋光友在浙江打工多年。听说家乡栽种了“白叶一号”,他们回来之后就不再出去了。40岁的袁永贵、30多岁的张金继,一个在广东的服装厂打工,一个在广东从事建筑业,他们也因为有了“白叶一号”而回来了。

石捍南说,村里最缺的是年轻人,这些三四十岁的人闯荡多年,见识广而且年富力强,他们带回来的是村里的人气,是农村发展的希望。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