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深扎下根
——河北承德全面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纪实
通过生态治水,承德市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宋美倩摄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刘建军

2019年5月,河北承德市开始以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一年多时间里,承德市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抓准主要矛盾、抓实创新创造,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每年的秋季是塞外山城河北承德最美的季节。漫山遍野色彩分明:红色的枫树,黄色的榉树,绿色的油松……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承德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坚持高质量发展,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统筹推进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

做靓生态环境

夯实首都水源涵养功能

历史上,河北承德曾水草丰茂。后来,由于毁林开荒等多种原因,这里的植被受到极大破坏,森林覆盖率一度下降到5.8%,沙化和干旱日渐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影响着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供应。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承德市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再造三个塞罕坝、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地生态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得承德的森林覆盖率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被确定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支撑区以来,承德每年的植树造林总面积都在以70万亩以上的速度增长。

在此过程中,河北省专门出台文件,支持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承德市也先后出台《承德市水源涵养功能区保护条例》《关于加快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逾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06%。同时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公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全省第一个制定水源涵养地方立法,在全省第一个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丰宁县曾是承德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全县876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2730平方公里出现严重沙化,其中,小坝子乡是离北京最近的风沙源。

小坝子乡党委书记王艳国告诉记者,通过近20年的努力,各方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造林11.5万多亩,恢复草场6万亩,目前,小坝子乡土地沙化面积已经减少了六成多。该乡榔头沟村村民周庆荣说:“当初在细沙中种活一棵树可真难。先得从几公里外运来黄土,倒在挖好的沙坑中,然后再栽树苗。沙地易渗水,必须经常浇,等树的根系长大,这个过程就需要四五年时间。为了种活树,大家每天都要往返几里路去挑水。”即便如此,树的成活率也只有70%左右。但是,全村200余口人经过5年的艰苦付出,终于将千亩沙地变成了绿洲。

如今,丰宁林地面积达到753亩,覆盖率达到57.5%;承德全市林地面积达到352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9.45%。完成退化草地治理76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3.6%以上,森林草原覆盖率居华北第一位。

“要青山,还得要绿水”。通过实施生态涵水、工程治水、管理节水、环保净水、产业兴水、借力保水六大工程建设,承德涵养水源能力比新中国成立初期上升了30倍,四大水系年均自产水量达到37.6亿立方米,年均向京津供水22亿立方米。

为了让承德清水持续不断地润泽京津,承德市先后与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签署潮河流域联防联建联治协议,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建立水环境协调机制。并设立4936名河长、8056名河湖管理员、404名河务警务人员责任管理机制,实现了全市1500条河流全覆盖,总长1.28万公里;投入42.3亿元,实施“水污染防治三年百项重点工程”,完成城镇污水管网新改扩建300余公里,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做大绿色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负重爬坡

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经过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在海拔1505米的坝头山梁,只见一处山坳之中,一条120米高的大坝将两个山梁连在一起,即将形成一个总库容量达5800万立方米的高山水库。

“这个正在建设的项目是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规模360万千瓦,总投资192.37亿元。目前土建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全面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首台机组将于2022年6月投入发电。这座电站建成之后将有力支撑‘外电入冀’战略实施,破解‘三北’地区弃风、弃光困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同时,该电站可以在5分钟内由满负荷抽水转变为满负荷发电,提供360万千瓦的事故支援能力,从而提高电网安全运行质量。每年可节约原煤消耗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4万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党群部部长李建刚告诉记者。

“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是重要支撑。”承德市市长常丽虹表示,目前承德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产业结构调整仍在负重爬坡,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建立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

出于这样的认识,承德市采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措施狠抓产业调整。

首先,采用硬手段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先后取缔“散乱污”企业454家;压减炼钢产能430万吨、炼铁产能186万吨、煤炭产能15万吨,推广供应洁净型煤79.7万户,累计治理责任主体灭失矿山120处,复垦披绿矿山62平方公里。

其次,采取硬措施发展绿色产业。因地制宜将文化旅游医疗康养、钒钛新材料及制品、清洁能源三大优势产业做强,同时培育壮大大数据、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特色装备制造三大特色产业。仅去年一年,就实施亿元以上绿色产业项目281个、完成投资405亿元;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这当中,休闲旅游业成为承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号支柱产业,该市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北第一森林绿化城市相结合,成功建设开发和完善了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等项目,全面开展“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森林湖泊”“旅游+冰雪运动”“旅游+乡村休闲”等业态创新,使承德旅游业实现了从“一季游”向“四季游”的转变,2019年接待境内外游客8271.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5.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22%。

改善群众生活

生态建设推动脱贫增收

近一年,围场县六合店村村民韩凤祥喜事不断:去年7月,免费领到80只母羊、1只公羊;去年底,脱贫出列;今年,家里的母羊产羔150多只,预计能获得纯收益10万元以上……

韩凤祥曾是村里的羊倌,以前整天赶着羊群满山跑,后来草光了、山秃了、羊也没了。“那时才知道,生态不行啥也干不成。”他说。2013年起,围场实施全年、全域、全天候禁牧,山坡重披新绿。

2017年,承德与天津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引进天津食品集团在围场实施“百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化扶贫项目”。为了让更多群众加入“生态羊”养殖行列,津垦奥牧业公司推出了“投母收羔”带动一批、“份养自繁”扶持一批、“入股分红”助力一批等“七个一批”扶贫模式。韩凤祥就是“份养自繁”套餐的受益者之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议程创新,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对于承德这个河北最大的贫困地区来说,实施好脱贫攻坚战略,全力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在整体小康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则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承德实施了一系列创新行动——在生态建设中创出“一林生四财”、在产业化带动中实施园区带动“三零”扶贫、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实施“一地生四金”、在乡村旅游中实施“两转三带”扶贫模式……为全市农村群众增产增收、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定要注重综合效应。在承德这个相对贫困的农业大市中,如何让农业、农村转变落后面貌,走上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承德市确定了一条以“三区同建”推进“三化互动”的发展思路,就是用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乡村生态功能区作为主要载体,通过深度开发,使得全市在城镇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互动互促上迈出新步伐。

通过这样一系列创新,承德自“十三五”时期以来,建成了162个集中安置新型农村社区,使得10万多户不适宜居住区的群众住进了整体搬迁安置小区;建设了16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总面积达百万亩以上的乡村生态功能区,让产业化和生态化跨上了新台阶。其中,仅丰宁一县就建设集中安置项目28个,集中安置4080户、1万多人,涉及24个乡镇的67个行政村、153个自然村。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