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旅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0年9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指尖上的绝技融入生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通讯员 赵 栋

上图 工匠在雕刻武强年画木版。

右图 年画从业艺人在印制武强年画。

粘跃峰摄(中经视觉)

上图 武强年画“花开富贵”图。

粘跃峰摄(中经视觉)

左图 衡水籍援鄂抗疫人员马春爽内画肖像作品。 苏小立摄(中经视觉)

作为河北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衡水市安平县人民医院护士孙帅帅在完成任务回来后不久,收到了画有自己肖像的内画鼻烟壶。

“这份出自大师之手的内画作品,定格了我在武汉方舱医院的记忆。”孙帅帅口中的“大师作品”,是由衡水市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冀派(衡水)内画传承人王自勇组织创作的个人肖像内画作品。

这68件按照国礼级肖像要求绘制的内画作品,是衡水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想用衡水内画来记录‘逆行天使’的样子,致敬英雄。”王自勇说:“这既是纪念品,又是工艺品,希望能把白衣战士的记忆永远留住。”

作为衡水市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级非遗项目冀派(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在提升非遗文化产业市场价值的同时,与旅游市场有机结合,也让“非遗”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私人定制”成亮点

“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传承实践,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乃至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王自勇对此深有感触,“保护非遗,从根本上就是让非遗传承下去,让非遗走进生活。”

王自勇的父亲是冀派内画大师王习三。2006年6月,王习三创建的冀派(衡水)内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目前,衡水从事内画及相关行业的人员达到2万多人,年产值近6亿元,已发展成为河北省颇具实力的文化产业。

王自勇自幼跟随父亲钻研业务,又是深耕文化市场的业内人士,他对非遗的传承有自己的思考。“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难以接触到传统文化,缺乏体验的机会。”王自勇认为,需要通过新的尝试,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为此,王自勇先后在衡水、石家庄建成了衡水内画博物馆、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深入挖掘内画所承载的生活情态、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识等。博物馆免费开放、免费讲解,两家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沙龙和展览等。

“有了博物馆这个平台,我们开始了‘艺术品实用化,实用品艺术化’的尝试。”王自勇介绍,他们推出了内画笔筒、内画水杯、内画酒杯等产品。此外,还与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推出内画信用卡,与电信企业合作推出电话卡等,“私人定制”已经成为衡水内画的新亮点。

据了解,近年来,王自勇还推出了私人定制婚庆、祝寿等肖像作品,个人荣誉、纪念徽章等留念作品,并与企事业单位庆典定制,推出限量版内画艺术作品。

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大家对传统年画的兴趣逐步减弱。加上农村青壮年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农村住房环境发生巨变,传统年画逐步失去了张贴空间。”从事国家级非遗——武强年画推广发展工作的王玉鹏意识到武强年画发展的瓶颈所在。

作为武强年画博物馆原馆长,王玉鹏认为,年画人才后继乏人、新生代农民对传统年俗和年画的淡漠、传统工艺的衰落、市场狭小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年画的传承。由此可见,对于根植于“土地文明”、繁盛于“农耕生活”的非遗文化,必须做到传承和传播“两翼齐飞”,才能迸发新的生命力。

在经过深度调研后,武强年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武强年画诞生于生活,创新发展也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近年来,武强年画博物馆先后与艺术院校、专业机构合作,相继开发制作了武强年画动漫作品《六子争头》、警示教育片《十不足》。此外,武强年画借助数字化平台,研发、制作带有年画元素的网络游戏。同时,武强年画博物馆还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推送年画相关的资讯,让普通百姓,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武强年画。

走出去,放大传播效果,也是武强年画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北方年画的主要基地之一,武强年画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并加强与其他主要年画机构的合作和工艺交流。为了加强与国外民间艺术的交流往来,武强年画博物馆多次派员赴西班牙、新加坡、比利时、荷兰、韩国等地参加民俗文化展。

目前,武强年画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200多人,年产值达到8000余万元。在大专院校、文创产品专门研发机构的支持帮助下,武强年画先后开发出年画礼品、收藏品、旅游纪念品、日用品及动漫衍生产品等20余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先后远销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西班牙、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武强年画的生命力源于生活。”武强县委书记侯桂宁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紧跟时代 坚持创新

“武强年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强年画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元素,加入现代生活的符号。”武强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习钦说,如果用改良的、符合现代生活的武强年画工艺品去引导市场、拓展市场、打开市场,会使武强年画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进入一个“以新养传”的阶段。

马习钦所说的“以新养传”,便是用新的产品研创来还原、扶持老的技艺传承。

为做到“年画传承从娃娃抓起”,武强年画博物馆与县内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结成共建单位,每年暑期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和小学生绘画培训班,为年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积蓄后劲。他们还与北京市第65中学联合推出“武强年画文化创意夏令营”活动,并在北京各中学开办了武强年画大师课程,成效显著,受到好评。

王自勇对此感同身受。2017年,他们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创性地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貌为主题,以内画鼻烟壶为载体精心绘制而成的《一带一路》系列作品,被称之为内画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作,该套系列产品获“2017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入围奖。

“新产品的研发基于古老技艺的传承,产品内容就是我们的生活。”王自勇说,《一带一路》系列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美,看到了衡水内画的美。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