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巫溪县县城出发,驱车沿着蜿蜒盘旋的乡村公路一路往西,弯弯转转2个多小时后,经济日报记者来到了位于秦巴山腹地的天元乡。这里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平均海拔1300多米。
在天元乡新华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藤蔓上挂满了圆圆的百香果,村民们正在为果树修枝、除草。“以前,地里种的都是玉米、红苕、洋芋,日子过得紧巴。去年开始,我和老伴儿种起了百香果,一年下来有2万多元的收入,吃穿不愁,日子越过越好!”村民李相明笑着对记者说。
百香果已经成为新华村村民的“致富果”。“过去,乡亲们是土里刨食、看天吃饭,外出务工成为不少村民的选择。”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秦远福介绍,最近几年,村里坚持“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生态化”发展理念,组建了鼎顺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了100多亩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发展起特色效益农业和乡村旅游,既做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又促进了贫困户持续增收。
目前,新华村已有25户村民入股参与百香果种植基地生产,并按照专业合作社、股东、村集体5∶4∶1的比例进行分红。2019年,新华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400元以上。
不仅仅是新华村,在天元乡,不少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起特色产业,筑牢脱贫根基。宝坪村建成了食用菌基地、冬桃基地;象坪村建起了跑山猪养殖基地;新田村规模化发展中药材等产业;香源村带领村民建起魔芋基地……
天元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中药材、特色经果种植,中蜂、草食牲畜养殖等几大产业,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产业全覆盖。截至目前,全乡已累计减贫883户、314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8.59%下降至0.66%。
此外,天元乡还推出“天谷元乡”区域农特产品公共品牌,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淘宝、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定期开展直播带货,线上线下销售蜂蜜、腊肉、核桃等农特产品。2019年,天元乡实现农产品销售1600余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
天元乡还建立了一系列产业带贫机制。在万春村,全村54户村民入股创建了“万春腊肉加工厂”,贫困户“入股分红”;在吉龙村助残就业扶贫车间,采用以“借猪还本”模式,向农户提供猪苗,分散饲养,按照市场价格统一保底回收;而象坪村则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托管代养”模式,按每售出1只鸡分10元、每头牛分1000元的标准向农户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