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是一个昼夜运作从不停歇的“生命体”。光鲜炫目的人间烟火背后,离不开高效运转的“代谢系统”——环卫设施。但这些维持城市运行的“功臣”,却时常因为扰民、污染等负面影响引发大家关注。
垃圾站、转运站、填埋场、焚烧厂是城市垃圾收集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统站点“白天臭烘烘,晚上闹哄哄”,让附近居民避之唯恐不及。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让附近居民不再因比邻而居而困扰,甚至能从中受益,实现“邻利”,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
不可否认,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相比,环卫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即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垃圾转运站的升级改建也尚在进行之中。但从已经完成改造的例子看,效果不错。
笔者日前有幸造访了有“最美转运站”之称的小武基转运站,这座位于北京东南部的垃圾中转枢纽,经历了全封闭负压改造后重生,补齐了建设“短板”,一举解决了臭味、噪声、渗滤液问题,即便是在垃圾粗分选车间作业区,垃圾处理产生的异味也并不明显。
这座建设于1997年的小武基转运站,最初也是“敞开式”建筑,也曾在“脏、乱、臭”中运行了多年。但时移世易,2015年,与其仅一路之隔的区域建起了居民小区。转运站露天操作产生的臭味、运输车辆装卸产生的噪音和沿路遗撒的渗滤液,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小武基转运站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改造工程完工后,转运站实现全密闭负压运行,整个厂区的臭气通过屋顶设置的吸风口抽走,经过高能电子除臭机和生物除臭塔“双重过滤”;俗称“垃圾汤”的渗滤液也通过管路集中处理;员工的工作环境有了极大改善;附近居民再也不用避讳这个特别的邻居了。
从“脏、乱、臭”到“无异味”“环境友好”,小武基转运站的转变并非个案。目前,北京市级大型垃圾转运站有3座,小武基、马家楼2座市级大型转运站已经进行了提标改造,大屯转运站提标改造已列入北京2020年重点工程。越来越多的环卫设施实现了由“邻避”向“邻利”的转变,让环卫设施与它们所服务的居民和谐相处,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