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大鹏 通讯员 汪 莉
8月10日,正处于伏季休渔期的辽宁省长海县小长山岛东北部海域风平浪静,当地紧抓这一难得的海礁投放时机,将175块鱼礁投放到深海堆叠起来。参加投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投放会持续两个月,将投放9000多块人工鱼礁。
位于黄海北部的小长山岛海域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拥有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近几年,按照“生态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长海县不断以生态手段加快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今年,计划投放人工鱼礁2.3万块,打造优质“蓝色粮仓”。截至目前,长海县已投放人工鱼礁总空方量达4.5万多立方米,成功改善了海底生态环境,形成“集鱼”效果。长海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举措为长海县发展海洋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品牌创建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基础条件。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长海县已是全国最大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当地海参底播面积达到100万亩,鲍鱼养殖3000口鱼排,虾夷扇贝底播增殖面积400万亩,鱼类养殖1600箱,三倍体牡蛎、马粪海胆、红鳍东方豚、虹鳟鱼、条斑紫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已确权海域783.2万亩,养殖年产量、产值分别达到41.5万吨、49亿元,位居全国12个海岛县之首。
近年来,长海县十分重视海岛修复工作,先后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72亿元,实施国家级海岛生态修复项目5个,促进渔业资源恢复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沿岸生态环境。通过发展远洋渔业、削减近海渔船数量、发展休闲渔业等有效措施,当地资源压力不断降低。同时,长海县还在海岛上植树200万余株,造林6253亩,建设绿色通道89公里,完成青山生态系统工程。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44.4%,年空气优良天数达94%以上。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大连长海县近岸海域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一类海域水质标准,海洋生物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成群的海豚跃出海面的画面,近几年在长海县哈仙岛海域十分常见。随着长海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附近海域海豚数量明显增加,据当地居民介绍,最多的时候有数十只海豚成群出现,家门口成了名副其实的“海豚湾”。
建设“天蓝、水清、岛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长海,是长海县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发展方向。当地不断修复海洋生态的同时,还着力推进生活环境提升工程,积极推广装配式、钢架构、木制等绿色建筑方式,并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海洋里,不断加强海洋生态建设,海岛上,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5个镇全部进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行列。此外,通过开展“蓝天碧海”行动,长海县还在主要港口、修造船厂均建立了油水分离站,以有效改善和保护海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