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环保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治污之路越走越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2019年起,河北沙河市启动“烟羽消白”工程,先后投入20亿元对在产玻璃生产线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并结合提升厂区环境、优化产能等措施,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图为位于河北省沙河市的河北鑫利玻璃有限公司的烟气净化深度治理塔。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是落实好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其中,科学治污是做到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所在。近年来,科技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科学治污之路越走越宽。

科技成果提升治污成色

如今,人们出门除了看天气预报还很关心空气质量,把空气质量指数作为指导户外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据介绍,在重污染天气预报方面,通过科技攻关,我国污染过程预报的准确率接近100%,污染级别的预报准确率接近80%,预报的时长由以前的3天至7天扩展到目前的10天。

“预报预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使各地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累积起点,降低污染峰值。”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说。

在重污染天气预报方面取得的进展是我国环境科技发挥作用的表现之一。此外,焦化行业废水强化处理集成技术应用于鞍钢、武钢等大型企业,累计实现节水和废水回用1.1亿吨,直接惠及企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体系,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成为世界上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企业,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成为可能……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十三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对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就超过100亿元,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其中,在水环境领域,形成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与应用等8大标志性成果,建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太湖、京津冀、三峡库区、淮河等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大气环境领域,建立了大气重污染成因定量化、精细化解析技术方法,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构建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土壤环境领域,开展铬、砷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示范,为土壤、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了科技支撑;在生态保护领域,形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支撑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立;在固废领域,大宗工业固废建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重金属安全处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了固废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支撑了“无废城市”建设;在环境基准领域,首次发布了我国保护水生生物的镉和氨氮水质基准,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驻点跟踪强化治污本领

今年夏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的95个城市开展了夏季臭氧治理攻坚行动。目前,生态环境部已派出168个工作组,深入58个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臭氧污染压力重的城市,完成第一轮次强化监督帮扶工作,并将进一步组织227个工作组,到78个城市开展第二轮次强化监督帮扶,按照“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的总要求,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及企业减少VOCs排放,提升臭氧治理能力。

近年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呈下降趋势,但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夏季,臭氧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素。臭氧治理的模式,再现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与技术帮扶机制。

邹首民介绍,“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与技术帮扶最初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而创新的一种科研组织模式。在攻关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派驻了28个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这些工作组深入地方一线,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解决地方“有想法、没办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

2018年,这种模式被推广应用到汾渭平原、雄安新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13个城市。同时,也向长江沿线派驻了58个工作组,支撑地方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构建了“问题识别—目标提出—减排分析—方案提出—评估优化”的技术帮扶工作体系。以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例,各工作组编制高分辨率动态源清单,开展精细化来源解析,帮助每个城市精准识别主要污染源,研究提出符合当地污染特征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实际综合的解决方案。同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形成“事前预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工作模式,即在每次重污染过程中,工作组首先提出应对方案,政府采纳实施,工作组及时对相关措施进行跟踪评估,并优化改进应对方案,指导下一次重污染天气科学应对。

“各驻点跟踪组在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带动地方人才培养和成长,大幅提升地方科技基础能力,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这项帮扶工作既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好评,也使科学家们有了真正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邹首民说。

成果转化助力治污攻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臭氧治理攻坚行动,11项成本低、效果好的VOCs治理先进适用技术被遴选出来,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了集中展示和推广。

据介绍,截至目前,这个平台已经汇集了4500余项经过评估的先进实用技术和案例,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六保”等重点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除了开展线上技术服务之外,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还在线下通过“点对点”模式服务相关城市。根据各个城市提出的问题,进行成果供需对接和推广,目前已累计为1500余家企业提供了科技咨询服务。

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污染治理技术需求旺盛,但市场上的技术鱼龙混杂,常常令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为了满足地方和企业选用先进、可行、可靠技术的实际需求,从2007年开始,原环保部每年结合当年的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热点,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目前已经发布了共1173项先进技术。2019年,生态环境部先后在长江上中下游的成都、长沙、南京等地举办了3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介活动”,累计推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近600项。

谈及环境科技下一步的角色定位,邹首民透露,“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科技将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环境管理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问题,建立起4个支撑体系,即针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水平,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生态环境监管职能转变,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能力支撑体系。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