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从专利申请提交到授权仅仅用了18天时间。”武汉洪兴伟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正义说,专利授权使企业产品更受市场信赖,订单纷至沓来。
武汉洪兴伟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环保企业,位于武汉岱家山科创城。
“目前,岱家山科创城按照‘校园式创业社区’模式,已建成16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载体及孵化体系。”岱家山科创城负责人邓征祥说,“创业者只要有创意、有理想,就可以在这里完成产品设计、孵化培育、加速发展的全过程,帮助企业从‘种子’长成‘大树’。”
打通全链条
“创新不会停止,创业是最长远的就业。”邓征祥说,科技创业城的建设为岱家山带来了可持续发展新空间。
多年来,湖北省、武汉市以及武汉市江岸区政府均对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给予了大力支持。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武汉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岱家山知识产权创业小镇建设”。
从2017年开始,岱家山科创城按照新发展理念、全链条载体、一站式服务、高层次人才、智能化产业5方面要求,在全国率先打造知识产权生态小镇。目前,该小镇已形成集聚企业、集约资源、集中服务、集成技术、集群产业的知识产权“五集”态势,一批创新创业企业纷纷入驻;设立质量技术服务工作站等9个科创服务专项工作站,打造服务集中平台;自设种子资金,并引入银行、风投等社会资本及各类政府基金。
2019年,武汉市又秉承“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理念,通过招投标方式向全球规划设计机构公开征集第二批8个重点项目规划方案,武汉江岸区岱家山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规划,岱家山科创城北至三环线,南至后湖大道,西至百步亭路,东至堤边路及解放大道,用地面积304公顷,进一步扩大了创新创业活动的物理空间。
如今,武汉岱家山科技创业城已成功入选全国41家“科技创业孵化链”。
孵化显神威
这几天,六合天地(武汉)环境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德坤忙得团团转。随着产业链上游企业相继复工复产,六合天地也恢复了活力。王德坤自豪地表示:“我们公司拥有大量专利,一张张专利证书就是一张张订单啊!”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13届毕业生李恒刚出校门就带着他的项目入驻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并成立了以综合治理城市扬尘为主营业务的创新型环保企业——武汉毳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服务专员的帮助下,李恒于创业第二年就拥有了首件实用新型专利权。如今,公司研发的高空喷淋系统已在国内近500个工地使用,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要形成知识产权集聚区,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是“源头活水”。据岱家山科技企业加速器负责人邓培介绍,岱家山科创城对创客空间内的创业项目实行评审机制,选择优质创新源头项目进入孵化器。“我们努力吸引创客前来,逐步构建起‘基地+基金+创客’生态圈,促进创新创业资源开放共享。在这里,创新创业者能够轻松找到资金、市场、技术、人才。”
截至目前,岱家山科技创业城共孵化培育出3200余项知识产权成果,发明专利授权量超100件,每年各类知识产权申请量超400件。
服务增活力
5月15日,岱家山科创城举办科创中小企业产品直播营销节活动,园区内3家科创企业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展示企业科技产品及前沿技术。
直播间里,武汉奥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法煜展示了企业去年底研发出的一款智能激光焊接枪。“激光焊接不仅强度高,焊缝漂亮,而且更高效。传统操作需花费一个小时,激光焊接只需5分钟至10分钟就可完成。”
当日,岱家山科创城市场拓展服务年活动同步启动。园区还计划尽快搭建展会“云平台”,定期开展园区企业产品“云展示”,并针对中小微企业开展直播及市场营销培训,帮助拓展市场渠道。
武汉捷探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两年前创立的地球物理勘探综合方案提供商,2019年底入驻科创城。“在园区服务专员帮助下,目前我们已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准备。”公司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最近订单量一下子上来了,今年销售收入增长20%应该问题不大。”
谈及岱家山科创城孵化成功率如此之高的经验,邓培表示,“EIP机制”功不可没。“E即进企业,I即问需求,P即促发展,每家企业都有园区派出的知识产权、质量技术、项目申报等九大服务专员专门对接。我们还围绕企业普遍需要的科技信息、研发测试、产品装配、质量检测等需求,整合资源,采取‘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技术创新服务。”
作为武汉市创新创业重要试点,岱家山科技创业城80%的企业均集中在智能机电领域。为更好满足企业需求,岱家山科技创业城投资400多万元采购了全套专业设备,在园区内打造智能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试验及产品装配等服务。
“以前做机电检测试验,需要四处联系实验室,又劳神又费力。现在,园区内就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钱又省心。”武汉雷博合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宝说。
针对疫情发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的流动资金匮乏情况,岱家山科技创业城还启动“金融税务服务月”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讲政策、对接资源,落实各项复工复产政策,帮助17家在孵企业获得贷款超过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