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斌
随着“旅居养老”理念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居民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居住养老。由于存在一定的收入、消费落差,这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养老模式。不过,这种养老模式受到很多现实因素制约,医保报销、看病就医、养老补贴等政策不统一,很多老年人想去异地养老,却怕两头踏空。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养老问题也随之凸显,特别是在大城市,这一问题更加严峻。近年来,除了传统居家养老,诸如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异地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模式也逐渐兴起。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时,往往会综合考虑经济收入、养老成本、健康状况、便利程度等因素。
大城市居民收入、消费水平高,相对而言,养老成本也较高,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去周边城市养老,不仅可以减轻经济负担,还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这种异地养老模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很流行。
除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养老负担,异地养老还有其他益处。比如,中小城市环境好、社会压力小,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异地养老多选择周边城市,能够促进中小城市服务业发展,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等。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改革,相关部门的信息实现互通,医保异地报销、养老金异地发放等都已实现,这为异地养老提供了一定基础。未来,各地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完善异地养老保障制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快速审核,压缩异地报销手续,提高工作效率,落实便利化服务,彻底打通“政策梗阻”,让老年人安心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