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铁路工务段蒋钱明:
38年做好钢轨调校一件事
本报记者 李治国
图为蒋钱明在现场作业。 (资料照片)

曾经有人在疾驰的京沪高铁车厢内竖起一枚硬币,硬币屹立9分钟不倒,铁路工务系统的轨道调试精度让人印象深刻。

2020年4月20日,通沪铁路赵甸至黄渡段开始联调联试。联调联试前,负责张家港北至安亭西区段轨道精调作业的上海工务段266名作业人员经过83个昼夜,完成了正线双向244公里的钢轨调校任务,对区间内170万个螺栓、117组道岔及7个车站的轮下部件进行了勘测调整。

1982年进入铁路工作的蒋钱明,在这266名作业人员中算实打实的“元老”,参与过老京沪铁路、沪宁、沪杭、京沪、合宁高铁等多条线路的精调和维护。和钢轨、轨枕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蒋钱明,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解决了不少专家都拿捏不准的轨道病害故障。

“匹配轮轨关系,外行人看并不复杂,松一松扣件,调一调螺栓,都是一些基础动作,其实里面学问可大了。”安全科科长许宏路说。

10年前,蒋钱明参与京沪高铁精调作业,团队负责的一段线路因地质原因无法使用勘测仪器获取数据,当时在场的专家也犯了难。思来想去,蒋钱明决定“从头来过”,他找来线路铺设时的检测图纸,逐一比对测量,并记录、复核、修改数据,近7公里的线路,弯腰、起身,再侧卧俯身,一套动作重复数万次,勘测完毕得出数据后,蒋钱明半个月不能弯腰。

在蒋钱明的带领下,通沪铁路精调作业以每天8公里的高效推进,道岔调校误差值控制在0.11毫米内,仅仅是一张A4纸的厚度。“只有做到这样,车轮和钢轨才能迸发出所有潜能。”蒋钱明说。

蒋钱明19岁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铁路线路工,从线路检查、养护、维修等基础学起,一个个项目磨过来,一个个日夜熬过来。在参与老京沪线提速工程时,蒋钱明为一处数据异常而深夜步行13公里,查遍两万多根轨枕,9个小时后发现了那根病害轨枕。别人眼里的“大海捞针”,蒋钱明却认为这是合格线路工的必经过程。这些年,看着火车越开越快,蒋钱明觉得自己还是儿时那个追着火车奔跑的少年,只是这位“少年”距离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仅剩下不到1000天。

这次参与通沪铁路精调作业,和12年前第一次参与线路精调相比,蒋钱明的后背有些驼了,体力也大不如前,但他的工作习惯始终没变,现场测量亲自上手,所有数据必须测量3遍以上。

对于曾经参与调试的线路,每一个重要节点蒋钱明都记得。“一直在线路上走,时间不知不觉‘滑’走,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新建线路精调。”蒋钱明感慨:“国家对于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一直很大,从普速单线到复线,从时速250公里动车到时速350公里高铁,当时没敢想的,现在都实现了。”

2012年,上海工务段开办了以蒋钱明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让他有更好的平台把数十年所学所悟进行归纳总结,向新进青年传授经验。

“专业知识是基础,但在线路维修养护中碰到的问题是多样的,对现场经验提炼总结,才是做好工作的制胜法宝。”参与现场精调的青年班长魏双豹对蒋钱明的这番话印象深刻。对于如何匹配好轮轨关系,蒋钱明一直有个形象比喻,“这就像看病,抽血、拍片是确定病因,病因怎么形成的、后续怎么开方抓药,也是必须要弄明白的。”

从业以来,蒋钱明对业务技能从不“藏私”,遇到同事请教专业问题,他都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为此大家都叫他“蒋老师”。

先后经历多次铁路大提速,用脚步丈量过的钢轨距离相当于绕行地球一圈还多,蒋钱明并不觉得辛苦。业余时间,他开始重点培养单位里的一些青年“苗子”,用他的话说:“上一段的终点,就是下一段的起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