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读懂我们的全面小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丽家园,全面小康的时代特征

访谈专家: 生态环境部环境和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吴舜泽

采访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成效在“全面”,艰巨也在“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为这一波澜壮阔进程中极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强调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是怎样的努力促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记者就此专访了生态环境部环境和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

生态环境仍是制约实现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强调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

吴舜泽: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核心的特征与主要难点是“全面”。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不佳,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蓝天碧水净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加分项。

生态环境仍然是制约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以前,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曾被视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诉求更加迫切、更加强烈。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尽管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相比,生态环境仍然是制约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

当然,也要看到,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这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禀赋等相关。发达国家实现“小康”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而直至今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在进行。此外,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积累的历史环境问题比较多,新老环境问题交织,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满足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日益增加的需要,难度巨大。

蓝天碧水净土来之不易

记者:生态环境改善的确难度巨大,但从人们的感受来说,蓝天一年比一年多,地一年比一年绿,水一年比一年清,居住环境越来越美。这些人民群众在环境改善方面越来越强烈的获得感背后,是哪些努力在发挥着作用?

吴舜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为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付出了艰苦努力,成效显著。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尽管当前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施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素。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首先是以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蓝天保卫战紧紧盯住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重点污染物(PM2.5)、重点时段(秋冬季)、重点领域(散煤燃烧和散乱污企业)“四个重点”,持续实施秋冬季攻坚行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碧水保卫战聚焦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6.7%。净土保卫战坚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比2016年减少71%。确定“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405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从今年开始公开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全国累计排查涉重金属企业13994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261个,确保人民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方面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乃至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十三五”以来新增完成12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任务。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美好生活景象又回来了。

记者:多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我国探索了很多创新性做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生态环保督察,它基于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成为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实招、硬招,反映了我国环境治理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围绕治污攻坚,我们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吴舜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治污攻坚的创新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生态环保提升到政治高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通过巡查、约谈、督察、问责等强化举措,制度化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了合力攻坚的生态环保大格局,显著增强了全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工作方针。实施好差两头的质量目标管理,改革监测管理体制,确保质量监测数据“真、准、全”,以控制单元为抓手做到了分区分类精准施策。

三是坚持全过程综合施策的推进实施机制。3个“十条”和攻坚战方案站位高、顶层设计完备、任务要求具体、责任部门明确、考核约束严格,同时调度、评估、考核环环相扣,配套专项行动和各部门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年度方案与秋冬季强化措施压茬推进,彻底改变了过去“目标任务预期型规划”有时存在的“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落实难”的问题。

四是坚持积极探索平衡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生态环保部门一手注重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等优化调整,一手着力抓帮扶支持、培育新动能,从源头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五是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地方问题,敢于曝光典型问题,勇于狠抓问题整改,听其言更观其行、考其绩,做到求真务实一抓到底,形成了问题全过程跟踪管理与解决机制,实现了宏观与微观两手抓。

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创新红利。强化政策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强化科技和产业支撑,强化基础能力支撑,实现政府市场双向发力。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记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的“交账”之年。当前,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形势如何?

吴舜泽:具体来看,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1%,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其中有7项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比例两项指标没有达标,这两项是今年要攻克的重中之重。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归纳起来可以说是3个“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基于这3个“没有根本改变”,下一阶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是非常严峻和艰巨的,目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还需要持续攻坚。

记者: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五年计划时期。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如何打好“十四五”时期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美丽中国接续努力?

吴舜泽:“十四五”时期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稳定性上。我认为,除在污染防治方面继续发力外,还应把更多“功夫”放在污染防治之外。

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更重要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说的这种融入涉及各方面的绿色化问题,这是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更重要的着力点。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励引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面典型。坚持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持守住生态环保底线不动摇。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倒逼作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