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康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邢台市全面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
失能老人有了“幸福港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通讯员 杨永丽
上图 在河北邢台市巨鹿县医院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护工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 胡良川摄
右图 在河北邢台市巨鹿县医院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护工在为失能老人按摩。 胡良川摄

7月18日,在河北邢台市南和区中医院康护区,主治医师苏清波来到67岁的王红老人床前,轻轻掀起衣被,开始为她做针灸理疗。

“一星期做5次,每次半小时,现在她的四肢不那么僵硬了,犯病的次数也少了,有专业人员照护,我们放心多了。”王红的女儿许艳丽说,母亲患有帕金森等多种病,已重度失能5年,之前一直在家里护理。

去年,王红参保长期护理险后,被送到南和区中医院康护区,按照每月3600元的标准享受专业照护,保险报销后个人仅需负担1080元,经济负担不重,比儿女照顾得还好。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曾是不少像王红这样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为帮助群众摆脱这一困境,2019年,邢台市在河北省率先全面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截至目前,邢台市长期护理险筹集基金2.34亿元,定点服务机构135家,市本级和12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居家护理业务,累计享受待遇9485人,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护理需求。

探索破局失能之困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016年8月,邢台市巨鹿县启动重度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该险种作为5种主要社会保险之外的第6种保险,有效解决了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障问题。2017年4月,该县又启动中度失能人员护理保险,基金运行平稳。此后,巨鹿县对长期护理险制度进一步拓面延伸,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居家护理服务,让不愿离家、经济条件不好的失能人员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专业照护。

钱景五是巨鹿县小官庄村人,3年前,一场车祸让他成为了截瘫患者,下半身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老伴儿夏雪彩照顾。

“洗头、擦身、喂药……样样需要人,他体重180多斤,我照顾起来常常力不从心。”瘦弱的夏雪彩说。巨鹿县推出居家护理服务后,钱景五成为首批享受待遇人员。由当地市场化医养服务公司的医生、护士、护理员等组成小分队,每月提供4至8次上门护理服务,包含压疮预防与护理、更换尿管胃管等10项医疗护理和助浴、理发等8项生活照料服务。

“真是帮大忙了,感觉一下轻松许多。”夏雪彩说,现在家里床头还安装了“一键呼叫”设备,有突发情况,急需联系护理人员时,可以立即联系上医护人员。记者了解到,目前,巨鹿县长期护理险制度运行健康平稳,已累计2942人享受长期护理险待遇,开展服务12万余人次,基金累计支出2110万元,现有1905人正在享受长期护理险制度保障,其中贫困人口683人。

巨鹿县医疗保障局局长王振博介绍,该县还创建了“巨鹿县长期护理保险智慧医养服务平台”,实现了长期护理险申请、受理、鉴定、审核、支付功能,同时可对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价,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

实现“医养保”三方共赢

“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后,有三个明显变化。”邢台市襄都区南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蔡东峰说:一是群众支出节省了,减轻了失能家庭负担;二是医保基金支出节约了,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医养机构的收入增加了,床位使用率也提高了。

去年8月,南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长期护理险定点单位。目前,中心入住老人17位,最大90岁,因为有医护人员专业照护,院区设施齐全且报销后花费不多,使不少老人把这里当成了家。

2019年,邢台市在巨鹿县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启动实施长期护理险制度列入20件民生实事,出台了《邢台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方案(试行)》。

据介绍,邢台市的长期护理险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综合考虑个人、医保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了“全民缴费+财政补贴+医保统筹基金+福彩公益金补助+社会捐助”多方共担的筹资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群众负担。

在运行中,长期护理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50元,其中城乡居民个人缴纳3元或5元,市级财政补贴2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划拨35元或40元,其余部分由县财政、福利彩票、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城镇职工个人缴纳10元,市级财政补贴2元,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划拨30元,其余部分由县财政、福利彩票、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城乡低保、五保、重度残疾、重点优抚对象、贫困人口等特殊人员,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资助。

根据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类服务形式,邢台市建立了分级定额报销机制。同时,探索建立失能人员子女参与养老照护奖励机制。其中,医疗专护和机构护理实行床日包干管理,专护一级医院护理每天90元,二级医院护理每天120元,机构护理每天50元。在县域内接受医护服务的,报销比例为定额的65%;在统筹区外接受医护服务的,报销比例为定额的55%。居家护理服务待遇定额标准为每天20元,报销比例是85%。

邢台市医保局副局长孔立京认为,通过不断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医养结合体系,刺激培育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依托长护险为失能老人搭建了幸福港湾,实现了医院、养老机构、医保多方共赢。

持续完善运行体系

不断扩大和提升长期护理险的保障范围和服务水平,是邢台市下一步方向和着力点。2020年,邢台市以启动居家护理业务为重点,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作为重要的扶贫防贫举措,纳入全市民生实事。

“疫情得到控制后,我们组成5个调研组,先后深入20个县(市、区)逐一调研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基金预算,积极稳妥推进。”孔立京说,目前,邢台市本级和20个县(市、区)已全部启动长期护理险并落实待遇,全市参保人数达到725万余人,成为河北省唯一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

据了解,在长期护理险运行中,邢台市先后建立了“多方共担”的筹资机制、“渠道多样”的征缴机制、“分类分级”的报销机制、“分层次智能化”的管理机制、“联办共保”等6项运营机制。

为了使“医疗机构”兼顾好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在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过程中,邢台市建立了考核结果与支付挂钩的差异化付费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定点医养机构采取强制退出。同时,将医疗护理、生活照护等项目进行细化量化,参保人可根据个人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条件等来选择最合适的医养机构或服务模式。

据了解,今年底前,邢台市将在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推开居家护理业务,让1万名失能半能参保群众享受居家护理待遇。同时,以市本级启动长护险居家护理工作为契机,推进信都区、襄都区、高开区、邢东新区的政策标准“六统一”:统一定点机构纳入和退出机制、统一医护人员和评定专家库、统一失能半失能人员鉴定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待遇结算标准、统一定点机构考核标准。

目前,邢台市已明确逐步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将保障范围向中度失能和失智等方面延伸,并吸引集聚更多的民营资本、保险资金和专业人才,建设医、养、护、支、康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监管平台,真正让失能人员不失尊严,让失能家庭不再失衡。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