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读懂我们的全面小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 韩秉志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发挥好社会保障作用,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超过13.5亿人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近10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一组组数字,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全民参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构成要求。如果人们在社会保障上获得感不强,全面小康就不能让人信服。从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迅速建立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功能一直贯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当中。社保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向多种所有制组织、从企业职工向灵活就业人员、从城镇居民向农村居民扩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速度游戏”,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目标,这在民生保障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保障做得好不好,群众自有评判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领域动作频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社保难题,如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即时结算等。社保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可持续性显著提升,给大家吃下“定心丸”。目前,老年人都享有养老金,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应兜尽兜、应救尽救。此外,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事业也在全面发展。

可喜的是,在社保全覆盖过程中,大家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也在逐步达成共识,对社会保障的发展也越来越有信心。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迈向人员全覆盖的冲刺期。不可否认,社保制度改革是各项体制改革中极具挑战性的改革,不会一蹴而就。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发展差异大,加之历史因素等影响,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还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新问题,凝聚共识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硬指标,社会保障还须在补短板上持续发力。未来,还要结合顶层设计,理顺各方关系,尽快使社会保障体系走向成熟、定型,把实际举措转变成人民满满的获得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