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读懂我们的全面小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 韩秉志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业“成绩单”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就业总量扩大了3.3倍,特别是过去7年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贸摩擦带来不确定性等冲击下,我国仍实现了9300多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这份成绩单显得尤为可贵。

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基石。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回望中国人民奔向小康的发展路径,就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70年来,我国的就业总量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就业总量比1949年扩大了3.3倍。70年来,我国的就业品质不断提升。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释放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城镇就业人员迅速增加。服务业的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扩张,都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大幅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带动了2.9亿农民工进城就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经济新动能又催生了很多新就业形态,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品类出现在大家身边。

这不仅仅是就业自身的嬗变,更是7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折射,还是70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向前,特别是40年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深化的结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的背后,是一户户渴求安居乐业的家庭,一个个想要通过拼搏实现理想的创业者。这些年,我们不止于满足让劳动者“好就业”,还要“就好业”。特别是新增劳动力和就业群体已是“90后”,他们接受教育程度高,对就业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我们看到,与过去就业包分配的时代相比,如今人们的择业范围更加包容,更加多元;依靠“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求职者足不出户,就可随时随地享受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国家还针对不同就业群体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让人的劳动更有价值。这些都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内涵所在。

已经取得的就业成绩固然让人振奋,但它毕竟是阶段性成果。展望未来,稳定就业依然长期面临总量和结构上的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是我国就业持续增长奇迹的终点,而是继续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新起点。就业有术,增收有路,亿万百姓“饭碗”端得更牢,我国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底气也就更足。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