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艳阳高照,在江西省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的东生围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安远历史悠久,古迹很多,东生围围屋群就是其中之一。
东生围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距今有17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围屋。在东生围周边,还有全国最小的方形围屋米升围,加上磐安围、尉廷围、尊三围等围屋,构成了一个庞大围屋群。
当地人称东生围为“老围”,这也是老围村的由来。“老围”呈方形,外面的围墙高耸,皆为青砖垒砌而成,四角均建一座高出围屋一层的炮楼。围屋高9.3米,墙体厚1.3米,为4层楼房,一二层用河石砌成,桐油石灰灌缝,坚硬如铁。围外连接墙体设深1米、宽3米护围沟。整座围屋集防盗、防火、防水于一体,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围内共有199间房间,有9个天井18个厅堂,俗称“九井十八厅”,由7扇大门进入,7条街道16条小巷子在围内环绕相通。
今年5月,尉廷围内刚建成的安远县首个客家文化博物馆成了网红打卡点。东生围客家博物馆面积2407平方米,共有实物展品300多件,详细展示当地客家文化习俗、客家农耕源流。石磨、犁头等老农具在围屋里成为“座上宾”,馆内展品多为热心群众捐赠。
赣南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仅安远县的客家围屋现存就有50余座。近年来,县里成立了围屋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对现有围屋进行修缮保护,聘请专业建筑保护设计公司编制维修方案,按照“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使用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进行分批抢修。同时,注重激活民间力量,调动村民参与保护利用的热情,制定村规民约,成立围屋理事会,健全县、乡、村、组4级保护网络,营造围屋保护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改造后的东生围景区以规模宏大、格局独特的古围屋建筑群和典型传统的山水田园环境为突出特征,融合“围屋建筑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等五大文化,打造了“迎客区、观客区、乐客区、忆客区、留客区”五大功能区域,构建集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围屋旅游区。
老宅换新颜,门庭似当年。围屋的变化,老围村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今年67岁的陈培进从小就生活在东生围,现在搬出了围屋。他以自己的3间房屋入股了景区,田地也租给了景区。陈培进说:“我是从围屋里出来的,围屋是我的根。老围开发后,我现在不仅有股份有租金,还在景区里上班,守着围屋,守着最初的记忆。”
在保护客家围屋的基础上,安远县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把围屋活化利用作为重要抓手,培育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客家特色美食、采茶戏等客家文化,着力打造“客家美食节”等客家特色节庆活动。同时,开发客家文化旅游纪念品,如采茶戏服饰、竹编、根雕等,通过串联一系列客家文化,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
如今,一座座古老的围屋镶嵌在山清水秀的乡村田野间,恰似一幅生态山水画,百年老围焕发着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