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电建三公司焊接专家李洋——
擦亮“中国技术”名片
图为李洋参加中德“山东·巴伐利亚”产业工人焊接技能大赛。 王 斌摄

本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曾凡伟

高大的电站厂房内焊花飞舞,强烈弧光、焊丝熔化散发的刺鼻气味和一天湿好几次的厚重工作服……在常人眼中,这是苦活累活,但在山东电建三公司焊接生产专家李洋的眼中,这是独属于他的“世界”。

连续13年从事焊接工作,李洋从来没有厌倦过,一拿起焊枪他就特别兴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火焊……他都手到擒来。凭借一把焊枪和一颗匠心,李洋先后获得“齐鲁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

2006年,李洋进入山东电建三公司成为一名焊工,每天与电焊打交道,矫直、打磨、组对、预热,看似非常简单,但想要焊出好活儿却并不容易。李洋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从练深蹲和扎马步等基本功做起,白天黑夜奋战在施工现场,手举焊枪,仰着脖子、手臂悬在半空中,日复一日的进行实操训练,一招一式地学、一项项地练,眼睛被焊弧灼伤过,皮肤常常被焊星烧伤……他用无悔的焊花情和拼搏的工匠心在一次次磨砺中“淬炼成钢”。

一滴汗水浇灌一朵焊花。在工作中,李洋脏活累活抢着干,急难险重冲在前,白天忙碌在施工现场,磨炼焊接技术,晚上挑灯夜战,研究焊接工艺、检验规程和标准,并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去。用他的话来形容就是“连睡觉做梦都是焊弧、焊花”。

匠心就像一把钥匙,指引着李洋开启了焊接技艺精进的大门。经过反复实践和磨炼,李洋熟练掌握了灰铸铁手工电弧焊焊接修补技术、多层多道焊技术、TP347不锈钢焊接技术等多种焊接技术,创新改良了多种焊接方法,解决了多项焊接难题,为工程顺利进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和公司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李洋先后参建了多国工程项目。他在担任各项焊接攻坚任务“主攻手”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大量国内外焊接工艺、检验规程和标准,将国际理念和标准运用到实践中,大大提高了焊接精度和工程进度。

李洋从学习“洋技术”到将中国技术带出国门,以他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实现了一次次突破,不仅让外国专家认可,也让“洋徒弟”见识了中国技术。在中东电建市场,面对文化背景各异和技艺参差不齐的“洋”焊工,李洋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学,把图纸一点点地画给当地员工,将复杂的技术原理细化为一根焊条、一个动作,以赛代学、以练代学,带动外籍员工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往深里学、往心里学、往实里学。在全球最大的燃油电站沙特延布三期项目中,李洋从提升外籍员工的业务能力、安全质量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将“中国标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灌输到外籍员工的脑中,累计培训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越南籍员工200余人,将他们打造成现场施工的焊接能手。

面对责任与重担,李洋将中国工匠的韧劲、闯劲、拼劲落实到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上来。针对沙特延布项目3号机组高再管排的焊接施工中不锈钢管道焊接变形较大,监理验收不通过的情况,李洋带领团队冒着40多摄氏度高温,在滚烫的管道缝隙中穿梭研究,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制订解决方案。李洋通过调整焊接顺序和焊接手法,制作了焊接夹具。最终,高温再热器管道焊口760只焊口100%探伤合格,监理验收一次通过,让一向苛刻的沙特海水淡化公司业主对“中国速度”和“中国作风”竖起了大拇指。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李洋练就了一身高超“焊功”。凭借精湛技术和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李洋已累计完成高压管焊口将近4万道,个人焊口合格率高达99.99%,被誉为“免检焊工”。

纵使荣誉光环闪耀,李洋仍坚持着他的焊接初心和工匠梦想。他用一根根焊条书写着焊接工匠坚毅与执着的精神品质,用从容的心态展现着新时代工人的新作为。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