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大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
仁心精术
本报记者 温济聪

从2月1日深夜出发赴武汉,到4月20日踏春归家,从4月21日再赴征程,到5月21日子夜返京……除了短暂归家放下冬装、换上夏装的片刻停歇,110个日日夜夜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教授一直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诊疗方案制定、危重症患者救治而不停奔走、拼尽全力。

今年59岁的安友仲,曾参加了包括SARS、汶川地震、H1N1等重大灾害和疫情伤病员的救治工作,经验丰富。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参与救治时,他说,对于现有的重症患者,管理的专业化科学监测、生命支持与救治,会尽可能地保护器官储备功能,为患者恢复自身力量抵抗疾病争取时间。实地考察时,他创造性地提出在病区清空护士站的临时库房,保证与对面房间同时通风,在没有条件改造成为负压隔离病房的条件下,创造条件形成了通风条件大为改善的过度缓冲区。

在武汉奋战两个多月返京结束医学观察的安友仲,于4月20日傍晚刚刚回到家中,就再次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任务——作为专家组成员,随“中央指导组赴西南地区工作组”前往西南边境,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年近花甲的安友仲随“中央指导组赴西南地区工作组”到云南、广西对边境地区的防控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这些地区制定实施方案。每天在各个口岸间奔波,每日翻山越岭深入到每一个边陲县市,逐个走访了解情况。“有时候盘山公路一开就是五六个小时,下了车头都是昏的。”安友仲笑着说。

“与我们在武汉时的工作是救治患者不一样,这次来西南地区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这些地区制定疫情防控的具体方案。一地一策,因地制宜。守住国门、守好西南防线,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安友仲坚定地说。

随着北京地区突发新一轮疫情,5月末回到北京的他,6月初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踏雪出征,孟夏归来,京华奋战。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从武汉前线到西南边陲,再到奋战在北京ICU一线岗位。从指导救治到指导防控,安友仲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进行着更深层的思考——每一次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都提示我们要未雨绸缪,建立区域应急中心,做好重症预备,在医院集中做重症大平台,资源合理调配…… “退思静品得失处,仁心精术为良医”,是安友仲一生为人为医的座右铭。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