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7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需要调查
□ 夏熊飞

近日,一则“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据悉,该小学生父母所在单位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作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当绝大多数小学生还在看动画片或参加才艺培训班时,却有小学生竟能“研究癌症获奖”。都是小学生,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虽说自古就有不少“神童”的传闻,现在一些大学也以少年班形式招收才能出众的青少年学生,可这次曝出“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的新闻,还是有些超出人们的正常认知,如此专业、尖端的研究领域,一名小学生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确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让人怀疑这项研究究竟出自谁手。显然,很有必要对事件查个水落石出。

随着教育领域不断改革,为了打破唯分数论,鼓励学生从事兴趣研究、论文写作这一导向确立后,便有家长找到了“走捷径”的法子,如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在孩子名下、撰写发表论文时连带署上孩子的名字,或自己写好稿件后以孩子的名义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为的就是在孩子升学加分、保送等方面占得先机。如此做法,不仅把改革初衷消解殆尽,更是在向孩子言传身教造假、失信等不当做法,危害不可小觑。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全社会都极其鼓励创新,也应该从娃娃抓起,可前提是真创新,而非假青少年创新之名,实质却是家长甚至花钱买来的创新成果,借此谋取不正当利益。创新容不得半点虚假,教育公平也不该被亵渎,最该强基础的领域,如果任由搭便车走捷径行为泛滥,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确实需要认真调查。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